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河津陶艺爱好者荆梦媛:让泥土“开花” 搬“美景”进家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3-27

 本报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常言道:“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摆放一些典雅瓷器,以提升家居品质与生活格调。相较于瓶、罐、盘、碗、壶、杯等常见瓷器品类,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的河津陶艺爱好者荆梦媛,凭借其独到的创新理念和设计能力,在注重陶瓷材质造型语言的同时,将中国画的构图、布局、气韵融入其中,以土为媒,塑造出牡丹、玉兰等颇具东方美学韵味的瓷花作品,并创造性地赋予其实用功能,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家居装饰新选择。

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高洁优雅的“玉兰花”、热烈灿烂的“向日葵”……走进荆梦媛经营的河津市城西一只罐罐陶艺工坊,仿佛踏入一座生机盎然的“梦幻花园”,每一朵瓷花都栩栩如生,或含苞待放,或热烈盛开,或亭亭玉立,或娇羞欲语。尤其是一朵朵瓷牡丹,造型典雅端庄、装饰极妍尽美、色彩瑰丽绚烂,花瓣薄似蝉翼、晶莹通透,着色过渡自然、雍容华美,就连褶皱处的细节都处理得十分逼真。

“制作瓷牡丹最难的是表现它的‘富贵气’。”荆梦媛捏着一片未上釉的花瓣告诉记者,“瓷土干燥后会收缩变形,我必须反复调整弧度和厚度,让花瓣既有绸缎般的光泽感,又有绽放时的力量感。”

手捏瓷花,可谓是方寸见功力,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制作瓷花的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挑选泥料、塑形、雕刻、彩绘、烧制等多个步骤。”荆梦媛介绍,“首先,我们会选择合适的瓷土或陶土,然后根据真实花朵的形态进行手工塑形,其过程主要是使用竹片刀慢压细抹;塑形完成后,需要精细地雕刻出花瓣上的纹理与花蕊,然后巧妙拼接,再经过1240℃高温烧制成瓷,通过这一步一步的过程力求每朵瓷花栩栩如生。”

一块泥巴,一把竹刀,凭借一颗慧心与一双巧手,经过不断地轻压、慢捏、旋转,一片片花瓣、一缕缕花蕊慢慢成形,再经高温烧制,一朵朵瓷花便绽放眼前。至此,先前平平无奇的泥土在荆梦媛的手上“开”出了花。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如何让花朵永恒地绽放?我的答案是瓷花。”年仅26岁的荆梦媛笑着对记者说,“瓷花不仅可以用作观赏,也可以滴上精油当作扩香器来使用,既是绝美赏器,也是实用香器。此外,瓷花用来作笔架也是比较实用的。”据了解,不同于纯观赏性瓷艺,她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可用之美”的理念,各色瓷花通过巧妙设计赋予实用功能,还被设计成花瓶、摆台等实用的生活用品,成为中式浪漫的“永生花”。“下一步,我将继续朝着实现艺术生活化这一目标努力,尝试制作一些比如发簪、戒指等‘小而精’的装饰品。总之,我的想法就是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荆梦媛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