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让“小白”随时成“麦霸”——市文化馆里的“声乐公益课堂”小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26

□记者 王捷 文图


教学现场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3月23日下午,在市文化馆,悠扬的音乐与清亮的歌声交织流淌,一场别开生面的免费声乐课正在进行。

自2024年7月开始,每周日下午3时整,市文化馆都会准时响起优美的旋律及唐文荣洪亮专业的指导声。唐文荣以其独创的“中国新唱法——快速学唱歌七步法”,在这里开展免费声乐教学,让毫无基础的音乐“小白”也能逐步掌握歌唱技巧,带领众多歌唱爱好者开启美妙的音乐之旅。

唐文荣,中国声乐学会理事、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原声乐高级讲师、运城华美学校艺术专业教授。在40余年的教学经历中,他培养了不少国家、省、市级优秀歌唱人才和教育人才,并独创了一种快速学歌法“中国新唱法”,总结撰写了《中国新唱法——快速学歌唱七步法》教材。简明易懂、快速高效、科学规范的“七步学习定位法”,将复杂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化创新,大大缩短了学员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成果,成为国内学习歌唱的一种新方法。

据唐文荣介绍,“七步学习定位法”,一是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弹射出独特的“腔正腔圆”发声技巧;二是颤音四要素七步形成法,即对颤音形成的四大要素——主音、幅度、亮点和频率,进行巧妙、规范的有机融和,使学习者可以轻松掌握歌唱中的颤音,具备同时驾驭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能力;三是能体现出具有以情代声、声情并茂的三种表现手段:即轻声、气声和泣声的巧妙运用;四是对悬雍垂的开发利用,在颤音和腔正腔圆技巧运用中,对歌者临场艺术效果发挥产生强烈视听冲击力。

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毫无歌唱基础的歌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音乐,不断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唐文荣与运城市文化馆合作开办了这个免费的公益歌唱课堂。唐文荣的讲课风格独特,他总能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声乐理论生动地讲解出来。

采访当天,记者一走进练习室,便感受到了热烈的学习氛围。在唐文荣轻松幽默的讲解中,针对歌曲《绒花》如何发挥颤音的独特作用,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跟随他的节奏进行练习。教唱时,他先从发声入手,一句一句耐心讲解,等学员们熟悉旋律后,一个一个现场发声,再成组逐段连唱并上台进行演练。


学员展示

从最开始对发声位置的迷茫,到逐渐能发出清晰、圆润的声音,每一次进步都让大家兴奋不已。随着课程推进,学员们的进步十分明显,不仅顺利学会了这首歌,声乐技巧也有了很大提升。在他的鼓励下,一些原本唱歌跑调的学员,能熟练地唱出优美的旋律;曾经不敢开口的学员,能自信地在台上一展美妙的歌喉和稳健的台风。

今年66岁的学员令狐又欣虽然只跟学了几个月,但她认为自己受益匪浅,唱歌时高音能上去了,低音也能下来了,自己的心态也没有那么浮躁了。她用“易懂、易学、快速、高效”来概括唐文荣的教学方法,并亲切地称其为“点穴法”,这种学习方法没有限制,随时随地都能练习,非常方便。

学员解文燕感慨,以前唱歌时她都不好意思开口,跟着唐老师学习,才发现唱歌有这么多门道,并且她也可以轻松掌握。现在她已经能完整唱好几首歌了。

在教学中,唐文荣不仅传授技巧,还注重培养学员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他会结合歌曲背后的情感与文化,让学员在演唱时融入自己的理解,赋予歌曲更独特的魅力。

随着每周一次免费教学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市民走进市文化馆的声乐课堂,截至目前,仅学习群里就有160余名学员,实际参与的人更多。这些学员大部分是退休人员,还有不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虽然基础不同,但都怀揣着对唱歌的热爱。许多学员表示,自从参加了这个课程,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七步演唱法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大家的歌唱水平,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掀起了一股热爱音乐、追求艺术的热潮。唐文荣介绍,今年年底将组织成果演出,届时优秀的学员将一展风采。他们还将参与抖音平台的直播,让“七步学习定位法”惠及更多人。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丰富细腻的情感。唐文荣的公益声乐教学,就像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运城生根发芽,激发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让更多人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也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种公益文化活动,亦是运城市文化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生动实践,以文化滋养生活,让艺术真正走入百姓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