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这个寒假,赴一场“盐”学之旅

——探访山西池盐文化研学基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17

□记者 陈怡霏 孔雄

近日,运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发布,山西池盐文化研学基地(河东池盐博物馆内)入选国情教育板块基地名单。凭借多彩的体验活动和丰富的盐文化资源,该研学基地吸引着不少青少年来此参观学习,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领略盐文化魅力。

盐雕制作 体验感更足

“同学们,你们现在手里拿到的就是制作盐雕的模具,首先把盐装满模具,再经压实、烤制、脱模等工序后,就可以得到精美的盐雕了。”1月中旬,在河东池盐博物馆“知盐学堂”内,面对好奇心满满的外地小学生们,工作人员正耐心讲解着制作盐雕的过程。

“真的好神奇呀,盐原来这么漂亮。”当工作人员拿出五颜六色的盐雕时,一名小朋友不由惊叹。“没错,盐的用途有很多,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被制作成工艺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讲解员说。

除了有趣的盐雕体验外,在这里,泥塑课堂更是创意满满。“泥塑体验是我们最新开设的研学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自由创作,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该研学基地相关负责人段红霞说。

切分泥块、捏出轮廓、按压成型……整个体验过程需要1小时至2小时,不仅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与细致,还体现着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刚刚捏了一个花盆,特别有成就感,我准备把它带回家利用起来。”刚体验过泥塑的小朋友告诉记者。来自西安的研学教师表示,这里的泥塑不需要高温烤制,做完就可以带走,手感特别细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小朋友们体验传统文化的一个切口。

盬盐研学 文化味更浓

身着汉服、高声诵读,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在《南风歌》中一览盐池曾经的辉煌;一池墨、一张纸,在铺纸上墨间,孩子们感受着“盬”字拓印的厚重历史。“‘盬’拓印、诗朗诵、盐知识大讲堂……这些活动在丰富研学内容的同时,更进一步帮助孩子感受盐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千年盐池进行一场隔空对话。”段红霞说。

来此研学的小朋友月月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会背诵《南风歌》,还了解了产盐的步骤,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希望将研学基地打造为孩子们走进河东历史,了解池盐文化的窗口,让更多小朋友在参观与体验中鉴往知来,知‘盬’博今。”段红霞说。

集章打卡 新玩法丰富

寒假即将来临,除以上体验活动外,该研学基地还依托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届时,孩子们可以在园区内寻找盐精灵,并与之一起,开启一段“盐晶奇缘”之旅;通过观看黄帝、蚩尤争夺物资的景象,聆听《南风歌》背后的故事等,深入感受厚重的池盐文化。

此外,年味十足的“盬”庙会、“盐博湖镜”亲子乐园,以及全新升级的集章打卡活动等,皆创意十足、趣味满满,静待孩子们的参与。

记者感言

近年来,研学活动持续火爆,研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就山西池盐文化研学基地而言,该基地突出文化育人导向,设置不少互动体验,如盐雕、拓印等活动,增强了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自由探索是研学的初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这个寒假,家长和孩子们不妨走出家门,行动起来,或来一次博物馆探宝,或到户外骑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探索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记者 陈怡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