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15
□南崇俊
“红窗花、红对联、欢欢喜喜过大年……”儿时留在记忆中的年味,是从贴窗花开始的。腊月二十三一过,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精巧别致的窗花。一张张千姿百态的精美窗花灿烂地绽放在家家户户的窗棂上,把新年渲染得格外喜气洋洋,也把简陋的农家小院辉映得火红亮堂。
母亲窗花剪得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的手虽然纤细、瘦小,但剪出的窗花却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村里的媳妇、姑娘若要剪窗花,总会向母亲讨要样子。母亲的匣子里有一本大书,里面夹着她的窗花样本,有的是她自己刻画的,有的是从别人那得来的。花花绿绿,少说也有几十样。
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后,母亲几乎整天坐在炕上剪窗花,差不多要持续到二十九。母亲剪窗花需要两把剪刀,刚开始用平日里缝补衣服的大剪刀,到了镂空的精细处,就用那把锃明透亮的小剪刀。母亲剪窗花时全神贯注,尤其到了要紧处,简直是屏息凝神。只见红纸在母亲手里灵巧地翻转、挪移,花剪游走间,红纸屑如云霞纷纷飘落,不一会儿,慢慢展开,再小心地吹一下,一幅玲珑别致的窗花就绽放在大伙面前,令人爱不释手。
有时,她还会将两张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张一模一样的图案,一边一个,分贴在窗上,四周再贴几幅小一点的“角花”来陪衬,彼此呼应,颇有一种对称美。
母亲剪的窗花大都是“鱼跃龙门”“喜鹊闹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当然,还有给新娶媳妇的人家剪的“鸳鸯戏水”“比翼双飞”“百年好合”等。然而,我最喜欢母亲剪的“狮子滚绣球”,惟妙惟肖,憨态可掬。只是这幅剪纸太费功夫,一直到给街坊邻居剪完了,母亲才会给我家剪一对“狮子滚绣球”。
每年过年,我家的窗花都是贴得最迟的,有几年差不多快点灯了才贴,因为母亲每年都是给别人先剪。有些没有纸的人也想母亲剪窗花,母亲总是乐呵呵地大方相送,做这些事时她非常高兴。在母亲眼中,不论是长者还是小辈都一视同仁,生怕别人说剪得不好是看不起谁,所以总是剪好了再让我一一送去。
如今,母亲已经过世,老屋里也早已没有人贴窗花了,但窗花留给我的美好回忆,一直温暖着我,让我不尽怀念。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