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发蝗灾 古人为何不吃蝗虫?

来源:时间:2024-12-27

闹饥荒为啥不吃蝗虫?既灭了蝗虫,又可以充饥。可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

古代人大都迷信,不敢吃蝗虫。

那时候人们认为蝗虫很可怕,是“虫中之皇”,是“神虫”。蝗灾发生,必定是当地官员失德,神虫才会来犯。秦汉时期,人们认为蝗虫是天灾,是上天的惩罚,只要统治者修行养德,蝗灾自会消失。到了后来,人们大量修建蝗神庙,来祈求神灵,让蝗虫赶快离去,不要再吃庄稼。

到了唐代,人们仍然很迷信。公元628年,唐太宗还生吃了一只蝗虫呢,目的是祈求将灾难转移到自己头上。这皇上,也真够拼的。

公元716年,山东爆发大面积的蝗灾,百姓一天到晚烧香拜佛,就是不敢捕抓蝗虫。多亏了宰相姚崇多次上书,坚持灭蝗,蝗灾才得到了控制。

古代人就算敢吃,也来不及吃。古代人还认为蝗虫有毒,不敢吃。不过也不绝对,为了活命,粮食都被蝗虫吃完了,连树皮都吃,大家怎么可能坐着等死,蝗虫也会有人吃。关键是,古人多数时候为什么不吃蝗虫呢?

原因很简单,蝗虫祸害庄稼,一般就在几天之内,吃完粮食立刻飞走,毫不含糊,人都还没来得及去抓捕,蝗虫已经无影无踪了。蝗虫的飞行速度很快的,一阵风似的,它不可能停留在原地,等着你去抓它。人抓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蝗虫转移的速度。

发蝗灾时,人们还不饿。一般来说,蝗虫祸害庄稼,啃吃的多是农作物的幼苗。那个时候,人是不会饿肚子的。真正饿肚子的时候,是蝗灾过后的第二年,那个时候地里颗粒无收,存粮也没有多少了。蝗虫毁灭的,是大家半年后的口粮。

没到饿不择食的时候,大家怎么会吃蝗虫呢?

另外,蝗虫当不了主食啊,就算侥幸抓到了,吃几只罢了,也不能解决温饱,大家还是得挨饿。

夏季的蝗虫压根没肉,只有一层皮,秋季蝗虫最肥美,但最多也只能当作零食吃。而且,古代没有冰箱,蝗虫不好保存,所以犯不着花大力气,去捕捉根本吃不饱的蝗虫。

看见没,古代闹蝗灾时,多数人不吃蝗虫的原因就是以下几点:蝗虫是“神虫”,不能吃;蝗虫有毒,不敢吃;蝗虫飞得太快,抓不住;家里有存粮,不急着吃;蝗虫不是主食,填不饱肚子,没必要吃。(《玉林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