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外坚内甘核桃香

来源:时间:2024-10-18

□李伟元

在史籍中留下“让梨”典故的孔融,曾在给友人的书信里写道:“多惠胡桃,深知笃意。”胡桃是核桃的别名,一作羌桃,通常认为它在汉代从西域传入,故得此名。东晋学者钮滔的母亲孙琼在《答吴国书》中提到核桃的特点:“胡桃本生西羌,外刚朴,内柔甘,质似古贤。”核桃原产于中亚地区,英语里称之为“persian walnut”,意为“波斯核桃”。近年来遗传谱系研究显示,我国西南地区可能也是核桃的起源地之一。

“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十七帖》里,专有感谢朋友赠送核桃种子的《胡桃帖》:“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唯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种核桃不仅被视为归隐田园之乐,有时也被古人赋予不同的意义。在十六国时期的成汉政权,太傅韩豹曾向皇帝李期进言:“臣今老,志在田园,欲植胡桃,愿赐其种。”“桃”与“逃”谐音,以此暗示朝中将有风波。李期未解此意,不久被堂叔篡位,废为“邛都县公”,李期叹道:“天下主乃当为小县公,不如死也!”南梁沈约有《为柳世隆谢赐乐游胡桃启》,附会了宫廷园圃种植核桃的意义:“此乃胡羯奔逃,吉之先见者也。”

饱满的核桃仁被唐代人比喻为“虾蟆”,李白曾有诗咏罕见的白胡桃:“红罗袖内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除了直接吃核桃仁、做成点心,古人还用它来点茶。元代萨都剌曾送给僧人朋友核桃和茶叶,并附诗一首:“胡桃壳坚乳肉肥,香茶雀舌细叶奇……竹院深沉有客过,碎桃点茶亦不恶。”核桃仁也可以榨油,北齐时已有专门的“煎胡桃油”工艺,用以涂画。 (《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