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宋代的婚姻观念

来源:现代家庭报时间:2024-08-22

□吴钩

唐宋之际,整个社会结构性的变迁,也带来了婚姻观念的转变。宋人郑樵发现:“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牒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宋代之前,士庶不通婚,社会等级的壁垒森严;入宋之后,士庶之间的界线已被突破,庶民可以通过科举晋身为士绅,通婚更不在话下了,“婚姻不问阀阅”乃是大势所趋。

同时,宋代兴起的商品经济热潮,也在重塑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心理,从另一个方向推动了宋人婚姻观念的转变:不问阀阅,只问赀财。这一现象宋人也观察到了,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同时代的郑至道也说:“今之世俗,将娶妇惟问资装之厚薄,而不问其女之贤否。”

士人娶妻“直求资财”,富户也以丰厚的资产吸引士人结亲,甚至出现了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之风:每到科考放榜之日,土豪们都涌到榜下抢新科进士当女婿。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谈》记录说:“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一出手就是一千多贯钱,直砸得寒门出身的新科进士晕晕然。当然也有不愿意迁就土豪的士子,却苦于被土豪一家子捉着,走不脱身。曾有一新科进士,年少有风姿,土豪们都想抢他做女婿。放榜之日,少年即被一群健仆强行带至一豪宅中,然后出来一个穿金紫衣裳的土豪,对他说:“某惟一女,亦不至丑陋,愿配君子,可乎?”少年鞠躬谢曰:“寒微得托迹高门,固幸,待更归家,试与妻商量如何?”围观的众人“皆大笑而散”。“榜下捉婿”虽是富商主动巴结士人,但如果士庶的通婚限制没有突破,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从婚姻重门户到重资产,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在“身份”“门阀”之上的阶层壁垒失效了,资本已经获得了打通阶层壁垒的力量。这也是近代化的表征之一。 (《现代家庭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