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大放厥词”本是赞美之辞

来源:时间:2024-08-21

□许晖

“大放厥词”是形容人夸夸其谈,大发谬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不过,这个成语最早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韩愈所写《祭柳子厚文》。柳子厚即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的散文丰富多彩,是公认的散文大家。他死后第二年,韩愈为他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的叹息和赞美之辞:“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著,表表愈伟。”

“中弃”指柳宗元宦途中被贬谪;“馽”通“絷”,是拴住马足的绳索;“玉佩”和“琼琚”都是古人佩戴的玉制装饰品,韩愈用这两种精美的玉器来比喻柳宗元的文章;“厥”是代词,他的,“大放厥词”的意思就是指柳宗元文采斑斓,善于铺陈华丽的辞藻。

韩愈叹息柳宗元虽然宦途中遭贬谪,但这是上天为了让他写出“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的好文章,方才脱去了他的羁绊;那些富贵无能之人,声名磨灭又有谁知道呢,而柳宗元的著述却如此卓异,声名更加显赫。

明代名臣刘伯温为《宋景濂学士文集》写的序言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这个成语的含义。在这篇序言中,他引用了欧阳玄赞美宋濂的话:“先生天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正因为书读得多,蕴积深厚,方才能够发而为绚丽的文辞。

“大放厥词”这个对文人的文章极尽赞美之能事的成语,演变到今天,居然变成了一个语感极重的贬义词。 (《天津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