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与动物有关的“形容词”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6-12

□戚舟

两个“热闹”的词

“蜂拥”和“鱼贯”,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但它们有不小的区别,从古籍中可观一二。

“蜂拥”始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是说各路英雄像一窝蜂一样涌来。为什么像“一窝蜂”?战乱时有人起义,豪杰们走投无路,便从四面八方纵马赶来,这情形可不就是乱糟糟的“一窝蜂”?此外,“蜂拥”一般和“而至”“而上”等表达目的地的词语组合使用,这是因为马蜂出巢带着“使命必达”的任务。

再看“鱼贯”一词,最早记载于《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将士们走在悬崖边的窄道上,像排队的游鱼一样依次过去。这里表明了“鱼贯”与“蜂拥”的区别:后者是一大群聚集,而“鱼贯”是前后连接着有序进行。

“雀跃”和“虎跃”

“雀跃”和“虎跃”虽都是形容跳跃的状态,意思却大有不同。

“雀跃”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庄子·在宥》中说:“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古代的“雀跃”还有勇猛的意思,《旧唐书》中“宽夫雀跃,廷老鸿轩”,指勇于任事。但到了后来,“雀跃”一词就只有表达高兴情绪的意思了。

“虎跃”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引申意为人得势而奋起。在成语中,“虎”常和“龙”组合在一起,天上霸主和百兽之王碰了头,这场面令人热血沸腾。“龙腾虎跃”见于唐代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中的“龙腾虎跃,风流云蒸”,表达奋起作为的意思;“虎跃龙骧”出自明朝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中的“虎跃龙骧,天下震恐”,形容豪气冲天、雄健强壮的样子。

 (《科教新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