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代“高考”竞风流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6-07

明代余士和吴钺共同绘制的图册《徐显卿宦迹图》,记录了明万历年间吏部右侍郎徐显卿的为官业绩,现存26开,每开纵62厘米、横58.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中第11开为《棘院秉衡》。棘院,即古代开科取士的地方贡院,因贡院用荆棘遍置围墙,故名。秉衡,则寓意秉公无私。此图表现了徐显卿公平公正主持科举考试之事,从中也可看出北京贡院的建筑风貌和科举考试的情景。

汪志


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首先祝福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院校。那么古代有“高考”吗?古代的“高考”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什么样呢?

其实,我国古代是有“高考”的,那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在古代,古人依靠读书谋出路的渠道,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似乎只有“学而优则仕”这么一座独木桥,所以古代的科举也就被看作是今天的高考。据真实的史料记载,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开皇七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成为科举考试的初始。隋朝灭亡后,唐承隋制,面科场如“战场”,为保证取士的公平,唐朝不断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评判标准,采取防范科场舞弊的措施。“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薦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焉。”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据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古代为防止作弊,考场实行全方位封闭式,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弥封”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古代的“高考”成绩分为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500多人,而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的傅善祥。古代科举戏剧的故事莫过于路人皆知的“范进中举”了。

知识改变命运,可以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现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公司招聘,一定程度上必须具备学历教育,哪怕你再有实力,如果没有一个证明你的学历,也会在报名、考试、录取等找工作的过程中阻碍重重。所以,高考对于万千学子来说,十分重要,它更像是一块“敲门砖”,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那么在古代,“高考”考什么呢?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朝的考试科目多达50多种,主要的考试科目包括:明经、三礼、三传、史科(考墨义、贴经)、秀才、俊士、进士、明法(考查法律制度)等。

宋代的科举制度,大致上和唐代相同,但是在唐代科举制度上有所改良,体制制度更加完善,分常科、制科和武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是必不可少的,大致科目和唐朝也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常科科目有所减少,进士科依旧很受宋代朝堂的重视,宋朝很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但是宋朝开始,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这也减少了那些文人只会死记硬背,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苛,同时难度也最高。“八股文”也在明朝应运而生。“八股文”的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兰州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