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代官学:“公办辅导班”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6-06

雨林霖

在古代,想要获得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学习机会,也得报上一个“辅导班”或者“补习班”。在我国古代,“辅导班”和“补习班”不少,甚至还有由官方出面专门设置的官学。所谓官学,就是由官府设立的公办学校。在先秦时期,统治者便有设立官学的传统。

古代的官学相当于“公办辅导班”,不收取学费,其资金来源主要靠朝廷拨款,学子的待遇和从业前景都不错。然而,能去官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上学可不容易,历朝历代,对于太学或者国子监的入学资格都有着严苛的规定。宋代重文轻武,对于文化教育的需求极大提升,于是,“民办辅导班”开始兴起,一大批书院建立了起来。

比如,南宋学者吕祖谦所创建的丽泽书院就是一所知名“辅导班”,该书院位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吕祖谦不仅是当时的名家,而且他本人就是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多年。他还曾邀请朱熹、张栻等著名大家到书院讲学,书院师资力量强大,丽泽书院吸引了天下众多学子前来学习。

吕祖谦的书院受欢迎的关键还在于,他的书院教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应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技巧。换而言之,吕祖谦的“辅导班”,是专门应对考试的“应试班”。正因如此,当时的大儒朱熹也将自己的儿子朱塾送到吕祖谦门下学习。为了提升“升学率”,吕祖谦还特意编写教材,教材名字叫作《东莱博议》。

教材编好后,吕祖谦自己也毫不避讳地说:“《左氏博议》者,为诸生课试之作也。”这本教材,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应试的,里面的所有文章,都可以成为科举考试中的范文。据说学生通过学习《东莱博议》,科举水平有了立竿见影的提升。因此,《东莱博议》后来不仅成为丽泽书院的教材,许多“辅导班”“补习班”也将其选为读本和教材,《东莱博议》一时竟成了畅销书。(《北京青年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