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蒲州故城:一座州府的繁华与沧桑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4-23

□记者 薛丽娟 文图

今永济,古蒲州,到永济不能不去蒲州故城,这里藏着一个州、一个县的文化密码,可以窥见一段千年的历史变迁。这里是舜都蒲坂所在,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天下之中”,更是大唐六大雄城之一,曾与长安、洛阳齐名,附近的蒲津渡遗址出土的开元大铁牛曾经惊艳了世界。

4月18日,在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考古工作站,记者见到了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副所长郭海如与永济市博物馆副馆长吴军昌,聆听了蒲州故城的那段繁华过往和沧桑历史。

蒲州故城鼓楼遗址

大唐六大雄城之一

蒲州故城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地处秦晋交界处,自古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其历史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尧的旧都、舜的都城均建于此。其因临黄河滩涂,蒲草丛生,战国时称蒲邑,秦汉时名蒲坂。到了北魏时期,当时帝都位于长安,蒲州与之隔河而望,又是重要的资源之地,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始建城,名为雍州、泰州,北周时改为蒲州。

唐时,蒲州发展达到巅峰。一统天下的大唐王朝在此设立了河中府,西望长安,东通洛阳。蒲州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便利、气候温和,故而农业发达。加之附近黄河蒲津渡口曾是“天下第一浮桥”的所在地,商业十分繁华。这也是为什么蒲州被设为中都,是大唐六大雄城之一的原因。

“蒲州地处长安与太原之间,是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李氏王朝留给自己的退路,有杨贵妃的故里,皇帝经常来蒲州山上避暑,离盐池也近,资源丰富,粮食充足……种种因素造就了蒲州的重要战略地位。”吴军昌说。

金元之争时,成吉思汗铁骑踏来,完颜氏依靠蒲州河山为障,易守难攻,迁都蒲州死守。后来,因兵力不足,守城将领侯小叔破城为二,截去部分城池,留内城以守。战后,蒲州城损毁严重,规模略半,明洪武年间加固重筑,并建四门。这时的城池是史上最为完整、壮观和坚固的。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天塌蒲州”,繁华的蒲州城成了一片废墟。震后虽有重建,但其规模和昔日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也就是说如今的蒲州故城,与唐时的蒲州城,不可同日而语。郭海如介绍,现在城内还留有唐代夯土城墙。

由于蒲州城临近黄河,城内外居民经常受到水患的侵袭,从河东、河中的称谓便见黄河对其影响颇大。1946年时,黄河再次泛滥,许多居民渐渐搬迁出去了,之后又因三门峡水库的修建,附近居民全部撤离,曾经繁荣一时的城池开始走向没落。

战争、地震、洪水,尽管岁月变迁、兴衰沉淀,蒲州故城仍留下了如今的一片面貌,行走其间,依旧能够感受到曾经的风华与宏伟。

一座故城四门瓮城

现在的蒲州故城东西长2.49公里,南北宽1.71公里,占地面积4.26平方公里。其地下存有唐代部分夯土城墙,地上有明代砖墙、土墙和四门瓮城,以及一座鼓楼遗址。

从永济市城区到唐铁牛博物馆必经两处环岛,很多人不明白环岛中遗址的重要地位,却能感到历史的沧桑气息扑面而来。第一处遗址为蒲州故城东门瓮城,第二处遗址为蒲州故城的鼓楼遗址。鼓楼正对蒲州城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南门额上镌刻有“迎薰解愠”四个大字,取自舜帝的《南风歌》,印证了舜都蒲坂的历史。

当地有一句谚语:“手把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多。”可见当时蒲州城内达官贵人之多。据记载,一本《全唐诗》中关于永济的诗篇有2118首,涉及30多位永济籍诗人。

除了鼓楼,蒲州故城现还存有四门瓮城,四城门因作用不同,大小和形制各不相同。东门为“迎熙”门,西门为“蒲津”门,南门为“首阳”门,北门为“振威”门。原城门上应有城楼,城门外还设有两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瓮城除了利于城内排水,其军事作用更大,可加强防御能力。和平时,瓮城用于军队驻守和看守城门;战时,敌军侵入,首入瓮城,分散兵力,防守者可从四面环射、夹击。

据介绍,从鼓楼到南城门之间有山阴王府遗址和钟楼遗址,南门正在保护修缮,路边水池上盘旋着的飞鸟便是鹳雀楼的“鹳”,当地人俗称“老等”。

南城门正对是蒲州故城北城门,北城门为双瓮城,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与其名“振威”相当。双瓮城一边用于百姓正常出入,一边用于军事练兵,不远处还有点将台。

东城门上原建有三层城楼,甚是壮观,现已不存,只留有基址和瓮城遗址,护城河也全部掩埋在地下。

东门瓮城

西城门是唯一没有护城河的城门,因为临近黄河,曾被泥沙掩埋近6米,但如今依旧高大雄伟。西门瓮城是现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时从这里出去就是蒲津渡,上了铁索浮桥,过中潬达朝邑,通往长安。一桥锁三城,连接秦与晋。

西门瓮城

站在高大的城墙上与时光对话,望着鹳雀楼,天下谁人不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远眺莺莺塔,感悟“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西厢故事;看看大铁牛,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世事无常……

这些名句名言能百年流传,与蒲州故城的存在息息相关,是它引来了文人雅士,让历史定格,亦让记忆永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蒲州故城尽管辉煌不再,但岁月的印记永存。从附近蒲津渡遗址的铁牛、铁人、铁山、铁柱足见蒲州故城的繁华和地位的重要,在开元盛世,举全国之力,集合能工巧匠,用全年铁、锡产量的五分之四修筑黄河浮桥。因河而筑城,因城而造桥,因桥而铸铁牛,不仅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还因其在历史、军事、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深入研究蒲州故城,对周朝至唐代、明代城市建设规制和历史沿革变迁有重要意义。2013年,蒲津渡与蒲州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近几年,为进一步深入挖掘蒲津渡和蒲州故城历史文化,2022年底,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同蒲津渡遗址博物馆整合为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稳步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工作。

目前,永济市正依托蒲州故城、蒲津渡口、鹳雀楼“一城一口一楼”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完善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和体验互动环境,形成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文旅新模式。

蒲州故城正整装待发,谱写新篇,照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