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醒盹”方法多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4-10

□冯翀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不光现代人会犯困,古人也有睡不醒的时候,因此也就衍生出了多种提神醒盹的方法。

“头悬梁,锥刺股”,是人们最熟知的醒盹方法。“头悬梁”出自《汉书》,讲述的是孙敬年少时读书常常通宵达旦,到后半夜不免会犯困,为此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把头发拴在绳子的一端,另一端绑在房梁上,这样,每次他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拽他的头发,从而用疼痛驱走睡意。“锥刺股”出自《战国策》,说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因不受重视发誓要刻苦读书,每当深夜他想睡觉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从而保持清醒,勉励自己坚持下去。

“头悬梁、锥刺股”是两个极端的醒盹方式,除此之外,古人提神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简言之:吃、喝、玩、睡。

吃,多指食疗。古人春困时有吃“春盘”的习俗。“春盘”又称为“五辛盘”,其原料是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葱、蒜、韭菜、芫菜(香菜)、芸薹(芥菜)。吃五辛盘可以“发五藏之气”,寓意着激发身体内的活力。这个习俗最早见于晋代,梁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这种原是皇家贵族提神的食物,后流入民间,演变出春饼、春卷等更丰富的吃法。

喝,意为喝茶。古时候没有咖啡,多以喝茶提神醒盹。西晋时期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眠”,强调茶叶醒脑提神的功能。

玩,古人的“拿手好戏”。古人犯困时,会选择玩游戏来提神,例如斗草、掷钱。 斗草从唐代开始就十分盛行,分文武两种:文斗类似于“对对子”,武斗,指两人持草相对,各持一端,用力拉扯,草茎未断者赢。掷钱又称簸钱,参与者先把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扔在地上,依次摊平,以钱的正反面多少决定胜负。

睡,分为“想睡就睡”和“想睡而不得睡”。“想睡就睡”的代表人物当属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多次被贬谪,但无论贬至哪里都能睡得很好,他还曾写诗道:“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想睡而不得睡”则需要借助于警枕,警枕是一种容易使熟睡的人在翻身时滑落并清醒的枕头,多用圆木制作而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缪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或枕大铃,寐熟辄欹而寤,名曰警枕。”(《现代家庭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