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除夕夜吃饺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2-08

□莫凡

除夕之夜,待到旧岁新年交替之时,全家人要在一起吃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全家人一起下箸,争先恐后,好不热闹!这些饺子当中有一个包着钱币,谁要吃到了会格外开心,因为预示着他一年内不缺钱花。新旧交替之际,干支正当子时。因为是交子时吃,所以这种包着馅儿的美食被称为“饺(交)子”。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至少在汉朝时就有了。有一种说法是医圣张仲景首创的,最初是包上药材、用来防病治病的,大概因为中草药苦口吧。此后,这种食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汤中牢丸”,宋代称为“角子”——这可能是后来叫“饺子”的起源;元代称“扁食”——至今山西许多地方仍称饺子为“扁食”;蒙古族同胞也叫它“扁食”。在明朝人沈榜著的《宛署杂记》中,万历年间的北京人,称之为“匾(扁)食”。

“扁食”之得名,疑是因其形状。笔者见过一家山西人家包的扁食,内中馅并不多,无褶,呈半圆形,以致不能单独直立——完全不像今天北京人包的饺子,内容充实,可以稳稳地坐着。

“扁食”,明朝皇宫里称之为“水点心”。据《酌中志》记载:“正月初一五更起,(皇宫里)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酌中志》的作者叫刘若愚,是明朝皇宫里的宦官,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酌中志》所记都是他在宫中的见闻,是可信的。看来,饺子里包上钱的做法,可能就是从明朝皇宫里传出来的。

刘若愚说,明朝皇宫里吃“水点心”是在五更天——早上3时~5时之间。而清朝皇宫里,称“水点心”为“煮饽饽”,吃的时间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这事见诸《宫女谈往录》:大年初一,慈禧太后晚膳上的最后一道饭“非常的珍贵,礼仪也非常的隆重”:大太监李莲英头顶捧盒、双膝下跪,另一个太监将捧盒捧过来打开,递给皇上,摆在太后面前。这是一道什么饭呢?“一盘隔年的煮冻饺子,东北叫煮饽饽,是老祖宗在进关以前过年的传统食品。”吃几个饺子何必如此隆重?为的是不忘祖先。

“煮饽饽”,可能是东北满族人对饺子的最初叫法。乾隆道光年间人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水饺》中说:“除夕包水饺,谓之煮饽饽。”在李光庭看来,“煮饽饽”是北京人的乡言土话,实际上是满族人的叫法。在京满族旗人有句俗语:“银子到手,肉煮饽饽不离口。”意思是只要有了钱,可以顿顿吃肉馅儿饺子。还有满族新人成婚,要吃“子孙饽饽长寿面”。“子孙饽饽”即“煮饽饽”,寓意将来多子多孙。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婚姻与迷信》中有这样一个包袱:子孙饽饽不能煮得太熟,新人吃的时候外面有人问:“生不生?”新人要回答:“生!”

北京人称“扁食”为饺子,转变大约发生在清代——由“水点心”“煮饽饽”过渡到“水饺儿”,最后落在了“饺子”上。侯宝林大师在高校给学生们上课,说到北京人称小巧之物都加儿化音时,有学生问:那“饺子”为何就不带儿化音?侯大师回答说:“饺子”,北京人又称其为“水饺儿”。《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等人吃过酒后,丫鬟们请用点心,端来两个小捧盒,其中一个盛的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问是什么馅儿的,婆子们回是螃蟹的。“一寸来大的小饺儿”,已然接近“饺子”了。

除夕之夜吃“饺子”,无需那么多说道,只要阖家团圆,只要高兴热闹即可。然而若要细究起来,饺子里面还真包含着些许民俗和历史呢。 (《北京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