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成语“临池学书”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2-01

王学峰

张芝,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勤学好古,淡于仕进。公元167年,关中地带受到少数民族侵扰,张芝之父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出击,将来犯之敌打得一败涂地。皇帝要赏赐他时,张奂只要求将家从甘肃迁至弘农郡(今三门峡及周边地区,治所在今函谷关附近),获得准许。《后汉书·张奂传》说:“旧制边人不得内移,唯奂因功特听,故始为弘农人焉。”

张芝虽出身官宦之家,却无纨绔之气,勤奋好学,潜心书法。见他如此优秀,地方官多次推举,朝廷也多次征召,但张芝对做官不感兴趣,均予拒绝。《陕州志》记载:“张芝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写而后染,临池学书,寸纸不遗,水为之黑。张芝草书为世所宝,韦仲谓之草圣。”

古有《墨池咏》一诗云:“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这首诗讲的正是张芝的故事。

“临池”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相传汉代书法家张芝在水池旁边练习写字,经常用池水洗砚台,结果一池子的水都变黑了,后人因此称练习书法为“临池”。《辞源》解释“墨池”时专门提道:“河南陕州有汉代书法家张芝洗砚的墨池。”“临池学书”也源于此,并成为人们用来励志的一个重要典故。

据记载,张家起初迁至弘农函谷关附近,到底什么时间迁至陕城(当时还未设陕州,应该叫陕城)不得而知。陕城自西汉初年建城以来,政治交通地位十分重要,离当时都城洛阳较近,皇帝曾多次“幸陕”,张家应该很早移居此地。从史料来看,张芝随父辞官后同弟子讲经著书,长时间在这里度过,这样一位大书法家与三门峡的渊源很深。(《三门峡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