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网络微电影《一块石头》:世界在变,传承不变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23

□陈柯邑

网络微电影《一块石头》是广电总局2023年第三季度推优的一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该片由北京大学原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育,主题为“世界在变,思想的传承在北大不变”。

影片讲述了在一个AI技术强大到已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无比便利的时代,北大同学“小白”因无法感知到上大学的意义而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并在古代文献史的课堂上向教授发出疑问:“如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AI来获取知识,那大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个疑问也是影片想让观众思考的,虽然当今社会不像影片中描绘的那样,有着真假难辨的全息投影。但是,AI能够通过AIGC技术自主学习并进行创作,这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影片中提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可以预见的未来,AI确实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会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AI会不会代替人类?

影片通过师生二人的交谈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AI不会代替我们思考,但是我们必然要经历世界变化的阵痛。面对质疑,教授交给“小白”一本古书——赵明诚的《金石录》,让他尝试找出这本书与AI书库里的书有什么不同。经过扫描,这本书已经百分之百收录在书库中,“小白”反复翻看,直到他读到“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聚散有常”。他想,读大学是不是也是这样。也是这一晃神,他不小心将咖啡洒在了这本书上,他满怀愧疚准备向教授道歉时,却看到教授正在收拾一摞摞书籍,将它们搬到一个三轮车上。原来,由于有人退课,现在选修课程的人不足五名,所以按照规定这门课被取消了。

课程的取消象征着一种现实的打击,AI强大的收录能力,人类的确无法超越。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学会接受并适应一些新事物,但思考的涟漪是人类不可被代替宝贵品质。当教授神情惋惜地翻开《金石录》,他发现咖啡渍在最后一页时突然又目光灼灼地问“小白”,是看到哪一句的时候晃神了。听了“小白”的回答,教授欣慰地说:“只有看过的书才会留下思想的痕迹。”

世界在变,思想的传承对人类来说永远不变。影片最后,AI小助手为了理解什么是“思考的涟漪”,它又一次展开了搜索,结果是:“书籍在数据库中存在度100%,笔记、批注在数据库中存在度0%。”它通过AIGC技术,生成了一则短片,短片中提出了关于“思考的涟漪”的问题投放给每一个人,并且选取了关于人类历史上思想经历磨难的一些片段。

有在战争中惨遭炮火轰炸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在恺撒进攻埃及时被大火烧毁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场战火烧掉了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许多真迹原件;还有秦朝焚书坑儒、楚兵入咸等。这些历史已经证明,如此多的磨难都未能阻断思想传承的脚步,曾经不会,未来也不会。

影片结束,答案已经了然,大学有存在的必要,我们的思想也会随着人类的绵延而生生不息。影片结束后还留有一个小小的彩蛋,一位长者纠正一名孩童打水漂的姿势,石头掷出激起一片片涟漪,象征着尽管时代更迭,但思想一定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