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故乡,别来无恙》:处处有共鸣的治愈剧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8

杨颖琦

提到故乡,你会想到什么?是爸爸妈妈亲手做的饭菜香味?是学校门口的小吃摊?还是放学后与朋友疯跑的那条小路?最近完结的热播剧《故乡,别来无恙》靠着真实动人的情节和细节,勾起了无数人对故乡的思恋。很多人都说,这部剧就像是摆放在我们身边的“摄影机”,一幕幕画面上演的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日常生活。

《故乡,别来无恙》讲述了一起长大的四个女孩,长大后散落各地,因为一些意外又重聚故乡成都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长大后的张沛是一名北漂的保险经纪人,为人义气,从不冒尖,后来朋友的突然离世触动了她,决定回到成都主持分公司工作。沪飘的苟丹丹在经历男友出轨及意外怀孕等一地鸡毛后,也回到故乡疗伤。在东北长大的吴芸是苟丹丹的表妹,考上了成都某街道办的公务员,每天为服务好居民生活而绞尽脑汁。董家希瞒着母亲改了专业,在北京追寻自己的戏剧梦,母亲肺癌的噩耗让她不得不重新选择回到成都,挑起家庭与生活的重担。当这四个女孩在故乡重逢,她们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

18集中,一场同学聚会后,沛姐跟丹丹带着老同学去救场芸妹的动物舞会,他们跟着熟悉的音乐,跳着学生时期的广播操。他们一边跳着一边回忆着从前在一起的青葱岁月。从年少时的欢喜走到今天的满目疮痍,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有些东西又没有变,最后配上董家希的那段独白,不想长大但又被迫成为大人,触动了无数观剧人的内心。“我们要经历什么,才会变成大人?要为平凡所困,要为世故抱歉,要习惯披星戴月地重复,要知晓脆弱但能抵御来日幻变。书本里讳莫如深的总结,远不如当下这漫长的课堂,而那些忍住的眼泪,在遥远的以后,变成时间的珍珠,被浪花洗涤,冲回少年的脚边”。

最后的同学聚会,广播体操的今昔转换,文字叙述,每一下都打在我心里。小时候无比希望长大,而长大后那点小小的自由,盖不过无奈、苦闷和孤独。长大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同时也失去了一些童年的无忧无虑。

长大之后,就业、婚姻、家庭、职场关系等各种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们一次次想逃离现实生活,看剧便成为我们放松的方式之一。看着剧中的人物跟我们一样经历着各种挫折和困境,看着他们一次次打怪升级变成更勇敢的大人,仿佛自己也能像电视剧主人公一样,站起来继续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

《故乡,别来无恙》还聚焦于现代亲子关系。一些父母表现出对孩子强烈的责任感、过度的关注和超量的爱,还有一些父母缺乏边界感,这些都导致子女对父母产生一定程度的“逃离”。有的孩子不愿意回家乡,正是因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剧中有两对典型的母女关系,张沛与父母、董家希和母亲丁老师。她们几乎是很多中国家庭母女关系的缩影,看似弱弱的一句“都是为你好”表达出来的却是父母的强势和权威。张沛的父母非常强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隐私诉求,事事都要干预,这也是她离开家乡的主要原因。回家之后也因为父母屡次的越界行为产生了更多矛盾。董家希看似是个乖乖女,但也通过偷偷改专业、从事母亲并不看好的工作,暗戳戳地与母亲较着劲。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希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孩子少走弯路,能够走自己规划好的捷径。但他们忘了,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只是他们的孩子,还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着自己想法的人。所以当张沛父母看到张沛为骨癌晚期的朋友祝刚的父母东奔西走、制定出稳妥的保险方案时,开始正视女儿的工作,开始试着去了解女儿的理想和需求。剧中还有一幕,面对着已经33岁的女儿,妈妈杨秀清说:“真希望有一所学校能够教一教我怎么做一个好妈妈”“你将来当妈妈一定是一个比我好的妈妈”,张沛妈妈为自己没能成为一名好妈妈而感到愧疚,但她能够主动道歉、自我反思也是非常可贵的。其实,妈妈一直有一个笔记本,记着几块钱的买菜支出,还有“一大笔”对儿女的支持。

家人和朋友,是我们最后的避风港。在剧中,俯拾皆是你我往昔生活的影子——妈妈不停从老家寄来食物,我根本来不及吃完;每一次离家,爸爸妈妈总会把行李箱装得满满的;自己在外面受了委屈后也要装作一切安好的样子,对父母报喜不报忧;在下班挤公交的间隙品尝着生活的酸苦,偶尔抬头,和周围的人一起拍下夕阳的美景图……生活普通却充满了烟火气。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