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中国救护》《闪闪的儿科医生》等热播引发关注——

医疗纪录片震撼人心的力量从何而来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5

宣晶

60多岁老人突发心梗,呈叹息样呼吸,连续三次室颤,急救医护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38岁产妇破水,孕晚期胎儿横位,救护小组紧急出发,护送她安全入院……刚收官的纪录片《中国救护》因其真实记录院前急救现场成为热议话题,B站播放量超8300万次,吸引20.8万网友在线追剧,豆瓣评分8.9。《急诊室故事》《人间世》等高口碑医疗纪录片被网友“一刷再刷”……医疗纪录片震撼人心的力量从何而来?或许在这些关于医生的真实故事里,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真实影像、真诚叙事,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你好,120。”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拨通这个最常见的呼号,寻求医疗救助。从急救电话被拨通的那一刻起,原本素不认识的医患两端迅速建立起关乎生死的联结。《中国救护》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天津、重庆、杭州,内容涉及120调度中心、急救车厢、医院急诊部等多个环节。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真实的记录。《中国救护》拍摄时间总计超过11个月,跟拍120急救任务超600次。《中国救护》总导演任茹表示,院前急救病人以高危、突发意外等情况居多,人们会表现出最不设防的反应。考虑到救护车内空间有限,摄制组采用了内部蒙太奇的长镜头拍摄,用现场分镜捕捉瞬息万变的急救场景,还在医护人员胸前布置大量GoPro(高清运动相机),尽最大可能保住真实感。

与此同时,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则考验了主创团队的学习能力。《闪闪的儿科医生》以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和门诊为切入点,串联起急诊内外科、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主要科室。为了熟悉儿童医院,主创团队走进医院的每一个科室,与医护人员一起诊疗,几个月摸索下来,每个人都成了“准医生”。

在《中国救护》《闪闪的儿科医生》的叙事中,融入了医学常识、急救技巧,并透过轻巧温暖的形式将知识点输出给观众。有观众表示,平时看网剧一般会放到1.25倍速,但医疗纪录片的某些片段要用0.8倍速来看,“不仅于细微处感悟生命可贵与人间暖意,还收获了实用的医学知识”。

求“真”但不卖惨,于困境中见到光亮

《中国救护》从1620个小时的可用素材中选取38个故事,《闪闪的儿科医生》积累了约3800个大小病例,最终播出的案例只有40多个。面对海量的素材,主创团队如何取舍?

任茹透露,《中国救护》摄制组根据病症的罕见或严重程度、当事人及家属的性格特点、社会议题的关切热点、急救过程的动人触点等标准进行拍摄研判。后期制作团队选取内容完整、主题明确的素材进入剪辑池,进行二轮、三轮剪辑。剪辑后的案例被团队称为“故事包”,主创将具有相关性的“故事包”勾连归纳,构思单集主题。 于是,我们在《中国救护》里,看到了高浓度的“遗憾”——95岁的爷爷上厕所时突然失去意识,经急救后心率回到128,但抬担架下楼途中情况又急转直下;30多岁的年轻父亲生命骤停于深夜,等医生赶到时已无抢救指征……任茹认为,透过摄像机,观众可以目击医患之间、亲友之间的相处,也能在稍显冷酷的现实中,看到生命的韧性、人性的温良。

纪录片求“真”但不卖惨、不制造焦虑,而要传递温暖,让观众于困境中见到光亮。“观他人之命运,思自我之人生,能够促进观者的反思性,让我们实现更好的连接。”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认为,优秀的医疗纪录片可以让稀缺的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得到呈现。

“在直面家庭关系、医患关系的同时,《闪闪的儿科医生》着重展现了对重症孩子进行关爱。”在导演廖莎眼中,医者仁心值得钦佩,而患儿幼小身躯里蕴藏的强大生命力量更让人动容。节目聚焦儿童“罕见病”群体,他们被低于万分之一的概率不幸“砸中”。“每一个‘生而不同’的孩子,都值得被世界温柔相待。而医学的责任和魅力就是帮助孩子们撕下‘不一样’的标签,感受在这个世界上独特存在的意义,体会同样多彩的人生。”廖莎说。

(《文汇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