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赛人全仗丹青力,放作天边五色云”

——历代文人雅士咏风筝诗歌赏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3-29

“三月三,七彩风筝飞满天”,这是人们对春回大地、拂风送暖、鲜花盛开的真实写照。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飞行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它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一代代中华诗词文化名流,从不同角度欣赏风筝、赞美风筝,赋予风筝神韵与灵气,并借物抒情、喻事、寓物、言志,来表达内心对宇宙、对人生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

唐代

早在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就对纸鸢所用的材料及形象,尤其是放飞的技巧进行了描述,十分精彩:“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度,将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这述说了在唐代,儿童不仅会放风筝,还能制作风筝的整个过程,也说明了随着造纸业的发明,当时风筝作为一项民俗娱乐活动,已经开始逐渐普及了。

唐采的《纸鸢赋》是迄今见到最早的赋体描写风筝的篇章。诗人由纸鸢的因势而暂时腾飞,造成以假乱真的现象,写出人生哲理,内韵深厚,颇耐人寻味。人应当根据自己的本领而求索发展,遵循正确的道路而长进,这是诗人对纸鸢发出的无限感慨。

唐代诗人杨誉的《纸鸢赋》,对风筝骨架制作与彩绘也有具体描述:“相彼鸢矣,亦飞戾天。问何能尔,风之力焉。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不童,徵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纤篾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殷然而髡彼羽翼,邈然而引夫圆吭。膺系纤缕,趾续长绳……”这是一篇咏纸鸢赋,借助风筝阐发一种哲理,即事物要求得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应探索寻求适当的机遇和条件,积蓄力量,勤恳扎实,抓住时机,成就事业,可谓细致入微,充满联想,生动有趣。

唐代诗人李白在其《登瓦官阁》一诗中写道:“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李商隐《燕台》一诗中写道:“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鲍溶《风筝》诗中的意旨亦比较明确:“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三首诗的意境都令人回味无穷,不过这几位诗人所说的风筝,都意指楼阁上四角响动的风铃。

唐代诗人元稹一生特别喜爱风筝,他在咏物志《有鸟二十章·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这首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儿童们狂热放飞风筝的快乐场景。

唐代诗人罗隐在其《寒食日早出城东》一诗中写道:“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诗中通过“柳”“花”被禁锢和纸鸢高高飞翔天空的形象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美好情愫。

宋代

北宋诗人王令在《纸鸢》诗中写道:“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你看那风筝凭风飞去,虽然不一定能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千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写风筝飞升的气势,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征——拔高、善翔。

南宋词人、书画家周密十分关心热爱风筝。在他的《武林旧事》中,详细记载“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背上饭食到城外竞放风筝,直到日暮方归”的情景,以及当时“少年郎竞放纸鸢,以松勾引,相牵剪裁,以线绝者为负”的场景,进一步呈现出民间风筝已成为当时儿童的一项主要玩赏趣味活动。

宋代深为百姓爱戴的宰相诗人寇准曾写《纸鸢》一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这首风筝诗格调清新,意境悠远,表达了作者希望清风不断吹动,风筝能长久在空中与白云一起飘飞。诗中借物喻人,以表达对黎民百姓的关爱之情。

南宋诗人陆游十分喜爱风筝,在其《观村童戏溪上》中写道:“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这首诗让人恰似在欣赏一幅水彩画,给人恬静、闲适、舒展的美感享受,从容、悠闲、自然、有声、有画、有情,特写了两个民间游戏,一个是竹马,一个是放风筝。值得关注的是,诗人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真是把风筝写活了,风筝被人格化了,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诗中不但生动刻画了纸鸢的姿态,而且令人联想到放纸鸢的孩子是多么天真活泼,多么可爱快乐。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清明日狸渡道中》写道:“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这首诗将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竹哨响彻天空的风筝,在诗里成为一大景观。

金代

金代金世宗之子完颜允恭工诗善画,其《风筝》一诗,立意颇有特色:“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阔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这首诗着重描写了放风筝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待时而动、一飞冲天的理想精神,进而唤起了诗人一飞冲天的抱负和远大理想。这首诗艺术性很强,有着深沉、幽远、豪迈的意境。

元代

元代诗人、画家马臻在其《西湖春日壮游即事》中写道:“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这是一首描写春游西湖放纸鸢情景的诗,文字流畅,风格雅淡,充分表露出诗人淡泊的内心情感。

元代诗人谢宗可曾写过十首《风筝诗》。纵观其诗,有三大特点,一是着力叙述事物本身,道出其中奥妙,且富于哲理,如“凭依片纸得天飞”“摩天手段乘风展”“安排线索靠他人”“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等,准确表明了风筝的基本结构和用线牵引、乘风而飞的机理。二是着力描写风筝的状态,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活泼天然,值得玩味,如“飘若素云浮碧汉,翩然白鹤度青山”“翩翩似逐寻巢燕,声响如传度岭钟”“霓裳逶逦飘罗带,翠袖招曳似练裙”等。三是写出了放风筝的诸多真实情景,如“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牵来拽去成何用,骤雨淋头断送春”“皮骨飘零丝络在,相看拍手笑儿童”等。

明代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诗人、书画家徐渭,也十分痴迷风筝。其在晚年彩绘二十五风鸢,图配二十五首诗。其题画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若身至其境,栩栩如生,韵味无穷。如,其第一首诗配图中写道:“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诗的立意新颖别致,用笔夸张又入情入理,衬托出放风筝这项活动的诱惑力。

明代巴蜀佚名词歌作者的一首《挂枝儿·风筝》写道:“风筝儿要紧是千尺线,太轻薄太飘荡,不怕你走上天,一丝丝一段段,拿住你在身边缠,不是我不放手,放手时你就一去不回还,听着你的风声啊,我自会凑你的高低与近远。”这首诗歌为冯梦龙所辑,说明巴蜀当时风筝不仅是儿童的娱乐工具,也是诗人借以言志、抒情的审美对象,还是恋人传情说爱的使者。

清代

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也是一位风筝高手。他不仅喜爱风筝,还写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剧作《风筝误》。在《风筝误》第六场《糊鹞》中,写有一首咏唱风筝的终场诗:“杨柳风高春已分,纸鸢头上乱纷纷。赛人全仗丹青力,放作天边五色云。”深刻表达了春分时节,风筝已在空中漫天飞舞,要想在众多风筝中夺魁,就需将风筝做得更生动鲜艳漂亮,放飞到天上就会像五色云一样十分精彩壮观。

清代诗人胡梦桂在《竹枝词》中写道:“满湖风月夜沉沉,郎比风筝侬月琴。柳线牵风系郎君,荷花浸月印侬心。”作品表现爱情,以风筝喻男方,又隐含志存高远的意味,其作品不仅情景交融,又生动自然。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涉及风筝,开创了放风筝内容进入小说创作的先河。

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一诗颇具活泼浓郁的民俗特色:“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纸鸢”成为当时孩子们最喜爱的娱乐玩具,也成了他们对幸福追求的寄托之物。

清代画家吴友如曾彩绘上海张园春日放风筝的图画,画面上有仕人、妇女、儿童的各种姿态,空中风筝星罗棋布,有蝴蝶、飞鸟、蜈蚣等。题诗中说:“每当艳阳天,清风习习,平原芳草尽,三五成群,竞相征逐洵足乐也。”再现了风筝会的盛况。

清代诗人、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也特别喜爱风筝,曾写过多首风筝诗,诗句凝练、舒展、韵味隽永,寄托了其童心,表达了美好愿望和志向,纸鸢也成其传情致意的使者。

《竹枝词》是乐府曲名,一首佚名清代诗人的《竹枝词》中写道:“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这首作品语言通俗,音调轻快,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都市人放风筝的盛况,字里行间,流露着清新愉悦的感情。

在清代杨柳青年画的画家作品中,《春风得意》描绘了一名妇女带领三个儿童放飞风筝,整个画面充满生活情趣,画面右上角题诗曰:“夕阳春来画图中,凤翥鸾翔借好风。莫道儿童嬉戏意,青云有路总能通。”这种诗书画融为一体,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趣味性和感染力。精美的杨柳青作品,贴在墙上是年画,绑上骨架是能飞的风筝。

(作者系运城市风筝协会会长、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