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能 人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杨连智时间:2023-03-09

初冬时节,蜿蜒的峨嵋岭犹如一只巨大的变色龙,一改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郁郁葱葱、秋天的五彩斑斓,漫山遍野的果树、梨树、桃树,都脱掉了春、夏、秋的盛装,抖落了三个季节的沉冗,把大地调色板上的赤、橙、绿、青、蓝、紫全都抹去,只剩下唯一的、单调的、肃杀的金黄。果园里桀骜不驯的枝丫肆意地伸向一望无际的没有一丝云彩的深旷蓝天。满地的落叶厚实地覆盖在树底下,像是为这些果树、梨树、桃树准备的过冬御寒的鸭绒被,人踩在上面走过就会发出“哗哗哗”的伴奏声。这种天籁之声再加上蓝天之下偶尔飞过的大雁或者突然在身边的草丛里、树枝上惊起直冲云霄的不知名的小鸟发出的鸣叫声,混合而成一种交响乐,在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里也不会欣赏到。

此刻,富余庄村被村民一直叫了几十年“能人”的马大福,就在村北最高处的马家圪垯上边想着心事,边看着眼前看了几十年都看不够的一年一个样的富余庄村独有的风景。马大福今年六十出头,因为常年在外奔波,又兼在果树地里劳作的缘故,其钢硬的板寸头已是花白斑驳,国字形脸庞上也被岁月的刻刀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褶皱,卧蚕般浓眉的眉梢长了两根显眼的白眉,犹如电视剧里的“白眉大侠”。和马大福打过交道的人对此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马大福站的这块地是他承包的果园,面积总共有五十余亩,种的是红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为大型果,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酸甜适口,冰糖心、有香味、品质好,富余庄村家家户户的老百姓这些年可是吃了红富士苹果的利了。再加上富余庄村在峨嵋岭上,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这里的红富士苹果比岭下边村的苹果更好吃。每到秋天收获的季节,富余庄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甚至东南亚、俄罗斯的客商络绎不绝,甚至于苹果还在树上长着,就被客商连园“端”了。红富士苹果是前些年刚开始种果树时,马大福领着几个平时比较爱折腾的村民,从陕西洛川、山东烟台等地引进回富余庄村的,村民们种果树腰包鼓起来后,都一致夸赞马大福是富余庄村的“能人”。马大福也一直十分享受村民的这种赞誉。但是,好景不长,马大福“能人”的地位就遭受到“无情”的挑战。发起挑战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送到省城读完大学又回乡务农和他一起种果树的独生子马小康。

马小康和马大福外形相似,性格迥然,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还真让人怀疑他能不能干了农活。那一年,儿子马小康在省城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想让儿子留在省城,若干年后混个一官半职,自己以后在村民面前“能人”的地位也就更加巩固。但儿子马小康却打定主意,要主动放弃留校机会,回家乡和马大福一起种苹果。

“爸爸,我有事和你商量。”儿子马小康的开场白显得小心翼翼。

“什么事呀,还那么文绉绉的,直接说吧。”马大福喜欢直来直去,不爱绕弯子。 “和爸说话不用绕来绕去。是不是钱花完了?一会忙完手头事就给你打钱。三千块够不够呀?”他想着孩子上学期间打电话多半是因为钱花完了。

“不是钱的事。”马小康还是没直接说,“是关于毕业后工作的事。”

当时,马大福正在地里干活,一听说孩子的工作,马上放下了手头的活计:“什么什么,你大声一点,地里风大听不清。”

“是关于毕业后工作的事。我们系里领导找我谈话,说学校想让我留校。”儿子马小康说话的语气很平淡,一点也没有一般孩子遇上好事情的激动和惊喜。

“好事好事,这是好事!”马大福认为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立即给予肯定,“咱们得好好感谢一下你的系领导,给你安排了这么好的工作。”

“可是我不想留校!”儿子马小康一句话,差点让马大福岔过气。

“为什么?为什么?”马大福听了儿子马小康的回答,惊奇带着急地连问了几个“为什么”。“人家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你的系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你。好娃哩,你咋就能白白把这个机会丢掉呢?”马大福又心疼又着急。

“爸爸,我上的是农业大学,学的是果树管理。我应该到果园里去,把咱家的果树种好,带动全村和周边的老百姓一起把果树种好。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上农业大学的初衷。”儿子马小康耐心地向爸爸马大福解释,“留在学校搞行政工作,把我这几年的学业就丢了,国家白白培养了我这几年,我不甘心。我这样做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对得起老师和学校的付出吗?我想求得您的支持!”

“不行,不行!”马大福连连否定儿子马小康的想法。“要不你回来,要不我去你学校。咱父子俩见面细细聊一聊。这是大事,决定你一生成败的大事,绝不可贸然下结论。”

“爸爸,你不用来学校,我也不想因为这件事专门回家一趟。以后咱父子俩见面聊的机会有的是。我想得到您的支持,支持我回家乡种果树!”儿子马小康的话语很恳切,竟让父亲马大福无言以对。

“老胳膊拧不过小腿”,老马犟不过小马,后来儿子光荣返乡如愿当了果农。儿子马小康回乡务农一事在富余庄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马大福有好几次在巷道走过时,就听到过村民们小声议论:“咱村的大‘能人’这次没有算计好,辛辛苦苦供出的大学生又回村打牛后半截了。”当时,马大福没法回答村民的议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从儿子马小康回来后,马大福觉得自己的日子明显过得越来越“艰难”了。马大福清清楚楚记得,亲儿子马小康对他在村里“能人”地位的第一次“挑战”——果园树行铺设反光膜“战役”。

儿子马小康回乡那年的八、九月份,苹果即将成熟,县政府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要求县果业局组织全县果林面积大的乡镇种植能人,去陕西洛川参观学习“果园树行铺设反光膜”先进技术。那次外出学习,县果业局只给富余庄村一个名额。按照之前的惯例,这个名额村里肯定是让“能人”马大福去,但当时马大福因为要接待来村里洽谈业务的外地客商,儿子马小康自告奋勇要出去学习,马大福也就默许了。

儿子马小康这次外出学习连皮带肉总共只有三天时间,但就是这三天,给马大福之后在村里的“能人”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时至今日,一提这事,马大福就后悔不已。

“爸爸,咱们村果树地里以后也要铺设反光膜。”儿子马小康从陕西学习回来的第二天,在饭桌上就给马大福提建议了。

“啥?铺设反光膜?那是什么东西?花那冤枉钱干啥?”马大福对儿子马小康的建议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否定了。他认为,当时富余庄村的红富士苹果客商不断、供不应求,坐在地脚头数钱,这么好的条件还要铺设什么反光膜,完全没有必要花那些个冤枉钱。

“爸爸,你看看咱的这苹果。”吃午饭的时候,儿子马小康顺手在饭桌旁边的苹果堆里捡起一个大苹果,“这个苹果这么好,上面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红亮红亮很是赢人。但你再看看下面,见不到阳光的地方,着色就不好,有的还发青。面相不好,口感就不用提了。”儿子马小康讲得头头是道,“咱们卖苹果是按斤卖,人家的苹果是论个卖。哪个更值钱?这就是差距,我的爸爸呀!”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子马小康这么一对比,马大福若有所思。他其实以前也注意过这个问题,但因为当时对销路影响不大,他一直没往深处去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几天正是铺设反光膜的黄金时间。今年先在咱家果树行里铺设反光膜,如有村民愿意一起铺的我去指导。其他还在观望的村民看到咱家铺设反光膜后的苹果,一定会立即行动起来一起干的。这也是县果业局组织各乡果树种植能手去陕西学习先进技术的目的。”儿子马小康说话态度斩钉截铁,有一种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当时就让马大福无话可说。

那一年,马大福家的苹果园在儿子马小康的经营下,卖了个好价钱。第二年,富余庄村和周围好多村的村民都跟着马小康的做法,在苹果地铺设了反光膜,峨嵋岭上苹果的名气一下传开了。只是,富余庄村的村民们一提起“能人”来,所指对象更多的好像是换成了马大福的儿子马小康了。这让马大福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失落感。

节令一进入冬季,日头也早早就感觉到了,它一改夏日的毒辣,知趣地收回了要把大地烤焦的火舌,用了吃奶劲才发射到地球的光线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可能是冬天怕冷的缘故,下午的时光才闪过后半晌,日头就忽悠忽悠地在远处隐隐约约独山山尖尖上挣扎着打转转了,估计它也想早早溜回家和老婆孩子在热炕头上取暖吧。

马大福在地脚头转悠着,从一块果树地走到另一块果树地,从自家的间伐过的果园走到邻居地里没有间伐过的果园里。这里,就曾经发生过儿子马小康对马大福在富余庄村“能人”地位的第二次“挑战”——果园间伐“战役”。每走到这里,马大福就“耿耿于怀”。

那是在果园里铺设反光膜之后的第二年,收完果子后,县果业局又组织部分果农去陕西洛川参观学习。这次,马大福丢下手里的一切活计,主动到乡政府报名参加学习。按以往的惯例,县果业局分配给每个乡镇的外出参观学习名额只有一个,但这次马大福报名后,县果业局专门给他们乡追加了一个名额,而且要把这个名额“戴帽”给马小康。

“喂,请问你是富余庄村的马大福马‘能人’吗?我是咱们乡政府的通讯员。”

“我是,我是富余庄村的马大福。”马大福一听是乡政府的电话,赶紧回应道,“乡政府通知我有什么要紧事呀?”

“马小康是你儿子吧?”还没等马大福回答,电话里就继续往下讲,“你明天不是要参加县果业局组织的外出学习吗?乡政府领导刚才专门向县果业局又给你儿子马小康‘小能人’争取了一个名额,你赶紧通知他准备一下,明天和你一起出发。”

“‘小能人’?你怎么叫马小康‘小能人’?”马大福听到乡政府通讯员把儿子马小康称作“小能人”,感觉很不踏实,急忙在电话里反问道,“你代表的是乡政府,可不能胡乱叫呀。”马大福的意思是,村里人一提到“能人”都指的是他,这个称号别人是不能替代的,即使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本来他今年早早报名,就是想提前把这个名额占住,自己先出去学习一次,回来再在村里带着村民干。其实,马大福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想在村民面前多多少少扳回点因为儿子马小康的回乡而丢失的面子,但他没想到乡政府领导的临时决定打乱了他的“小九九”。

“就这吧,你一定要通知到马小康。再见!”尽管马大福还想就“能人”再强调几句,电话那头早已挂断了。

那次县果业局组织马大福父子和县里其他果农一起,去陕西洛川学的是果园间伐新技术。多年来,本地果农都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认为要让果树增产就要靠密植,多栽树就能多产果。但树多了枝条太密,互相遮光,光照不好,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果树成花,影响果子长大,影响果子成色,影响果子品质、口感、产量和价钱,所以,必须对现在的果园进行间伐。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干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马上就付诸实施,立说立行、雷厉风行。马小康从陕西洛川学习归来第二天,就联系县果业局技术员,安排自家果园间伐的事情。

“王技术员,咱县的果树间伐工作就从我们富余庄村开始吧,具体点就是从我家果园开始!”马小康的态度很坚决,一点也不容置疑。

“从你家果园开始?你和你爸商量好了吗?”王技术员话里有话,“咱们从陕西回来的路上,看你爸好像不想马上弄。一下子要伐掉那么多正在盛果期的成年果树,你爸这一关不好过吧?”是呀,王技术员的顾虑不无道理,马大福就是对一下子要伐掉那么多盛果期的果树,不光是心疼,他真真连肝都疼哩!在马大福的眼里,这不仅仅是伐果树,这是眼睁睁把摇钱树砍掉呀!

“王技术员,你就按咱俩说好的准备吧,我爸这里有我呢。”马小康的表态让王技术员觉得他好像已经胸有成竹了。

那天,马小康和县果业局王技术员通完电话后,直接到他家的果树地里找到他爸爸马大福,准备和他爸爸好好沟通一下。

“爸爸,我和县果业局的技术员联系好了,计划对咱家的果园进行间伐。爸爸您一定要支持我呀。”马小康和爸爸的谈话开始时,态度很诚恳。

“好娃哩,咱这果树长得好好的,正是盛果期,砍掉太可惜了。”这父子俩一提果园间伐这个话题,马大福就一脸惋惜直摇头。

“爸爸,咱们在陕西洛川也看到了人家间伐后的效果。苹果树间伐后,株距和行距都变大了,果树的采光和换气条件大大改善,长出的苹果个头大,色泽红亮,口感脆甜。关键是人家的苹果都进大城市里的超市了,价钱方面咱们和人家没法比。人家是论个卖,咱们是论斤卖。一斤苹果一元左右,和一个苹果好几元,哪个划算?爸爸,这本账对你这个村民眼中的‘能人’来说不会算不过来吧?”马小康说得头头是道。

“这个账你老爸我还算不过来呀。好娃哩,你上完大学回家是要种苹果,还是回家整你老爸来了,怎么老和我过不去呀?”听了儿子马小康的话,马大福似乎有所感悟。“行了,行了。你想咋弄随你吧,弄砸了可别再回来找我哭鼻子!”马大福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已经默许了儿子马小康的果园间伐计划了。

这次果园间伐在马小康家的果园实施后,当年就有好几家村民一起搞了间伐。次年,村里和邻村的许多村民不断过来参观学习。渐渐地,峨嵋岭上的果树、梨树、桃树都采用这种技术,老百姓的腰包也迅速地鼓了起来。但是有一点村民们没忘记,他们的腰包之所以能鼓起来,县果业局的功劳少不了,富余庄村的马大福和马小康这对“能人”父子的引领示范少不了。

冬日里晌就是太短了,刚才日头还在远处独山的山尖尖上挂着,一不小心,就掉到山后的深渊里了。月亮已经悄悄地在东边的树梢梢上爬上来了。

“爷爷,天黑了,赶快回家吧!”马大福的孙子、孙女到地里找马大福回家,“爷爷,赶紧回家看电视吧,您不是说今晚县电视台还要给爸爸发奖状嘛,可别耽误了。”

马大福一左一右牵着孙子、孙女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进家门,老伴就招呼开了:“赶紧赶紧,发奖开始了,咱家小康上台领奖了。”

马大福看见了,他看见儿子从县领导手里领到的是一个写着“乡土人才”的烫金荣誉证书。县领导还给马小康披上了大红花。电视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大福全家也热烈地欢呼起来了。

但此时此刻马大福心里在想着,但愿儿子的“乡土人才”称号被村民们叫起来后,不会和村民们叫他“能人”再起新的冲突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