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1-31
1月24日,农历大年初三,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刻,记者走进运城市中心医院影像科(上图),在这方洁白的天地里,众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着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点半,医生诊断间内,席永强已经阅片一个多小时了。虽然久坐让他有点不舒服,但为了保证诊断报告能够及时签发,及时为临床科室传送高质量的CT图像,他随便活动了几下身子,继续工作。参加工作12年来,每年春节假期,由于要在单位值班,他总有一两天要对家人说声“对不起”。
新冠病毒影响下的兔年春节,让他的“对不起”稍显“频繁”了一些。“往年,我还可以提前几天到新绛居住的父母家转转、带孩子上街买点年货,但今年春节,我们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忙一直到现在,这些事情只能‘缺席’了。”席永强说。
席永强所说的一个多月前,是指2022年12月中旬。当时,新冠感染患者骤然增多,由于CT检查能够反映感染患者特殊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精准影像学诊断,市中心医院影像科的CT检查数量暴增,最高峰时,日均检查超过800次/天,比原来增加一倍还多。看着一摞摞的申请单堆积如山,影像科成为整个医院最繁忙、最紧张、最高危的科室之一。
面对激增的报告量,所有医护人员坚持带病上岗并满负荷工作着。有的医生白班上完,休息一下,晚上接着上夜班,丝毫不顾还未“阳康”的身体,长时间看屏幕引起的眼睛酸疼、干涩只能靠滴眼药水来缓解。
为了保证患者及时完成检查获取报告,科室及时根据人员情况随时调整班次,保证不空下一个岗位,不闲置一台设备,做到人停机不停,尽可能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
兔年春节,由于工作的需要,市中心医院提出了“春节不打烊”的口号。这意味着,席永强和他的同事们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高负荷工作后,还要再“坚持一下”“辛苦一下”。
数据显示,往常的大年初一、初二,每天申请做CT检查的人数在40人至50人左右。但兔年春节的这两天,人数分别为188人、359人。
就在席永强们“过峰转段”的同时,在影像科的另一块区域,张彩玲也在紧张忙碌着。据介绍,影像科根据工作岗位不同,主要分为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像席永强这样,坐在电脑前鉴别图像、寻找病灶的,属于诊断组。张彩玲所在的技术组主要负责操作CT、核磁等仪器,为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而护理组的职责是负责前台登记、引导问诊、引导检查等。
张彩玲操作的是一台高精尖的核磁共振仪器。她的丈夫吴磊也在技术组工作,主要负责CT检查。夫妻俩都是天津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市中心医院工作。从2019年春节开始,夫妻俩已经4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
同在外地打拼、工作还同属一个科室,在旁人眼里,这样的生活可遇不可求。但在现实中,张彩玲和吴磊两个人工作都很忙,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跟同事、病人相处的时间反而更多一些。今年,孩子还面临高考,这让这个双职工家庭尤其忙碌。
无法常陪备考的孩子,无法照料年迈的父母,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与自责,但张彩玲说,“大过年的,谁也不想来医院,来了的大都是危重症患者。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职责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守护生命。每顺利完成一次检查,我都觉得特别有意义。”
据了解,往年春节期间进行核磁检查的人数跟平常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每年到春节过后,会迎来一波高峰,这是因为有不少老年患者怕麻烦,即使身体有症状也不愿意来医院。”张彩玲解释说,“很多都是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回家后发现老人身体不适,带老人前来就诊的。”
夜晚,华灯初上,窗外的万家灯火亮起,影像科里的身影依然忙碌着……影像科主任王晋君说:“影像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用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记者 王耀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