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1-14
□周海英
门诊案例:一个4岁的孩子视力筛查双眼高度远视,医生告知家长要尽快让孩子散瞳验光,以便准确检查出眼球的屈光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会形成弱视。但家长担心宝宝太小,散瞳药物会影响宝宝眼睛发育,又害怕戴眼镜后形成近视,自行到其他机构训练,但效果不佳。最后还是到医院配眼镜并结合相应治疗,宝宝视力才开始慢慢恢复。
宝宝的健康成长,往往是一家人最重视的事情。但家长对宝宝视力发育过程及其异常情况的处理还存在一些误区。
1.什么是散瞳验光,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在失去调节的情况下进行验光。其实质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畏光、看近困难,少数会出现发烧、面部潮红、口干、头晕,但这些现象会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恢复。
2.弱视及其产生的原因
弱视是常见眼部疾病,其患病率为1%~5%,表现为非器质性病变下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最低值,3岁为0.5,4岁~5岁为0.6,6岁~7岁为0.7,7岁以上为0.8。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眼。
0岁~5岁年龄段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果孩子受到了斜视、没有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问题的影响,眼睛没有得到有效的视觉刺激,就可能出现视力发育障碍,引起弱视。
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宝宝的视力问题,通过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是有可能帮助宝宝摆脱视力问题的。
那么,如何助力孩子的视力发育呢?
早发现 儿童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看远处目标或看电视时常眯着眼;喜欢揉眼;看东西距离较近;视物反应迟钝;容易跌跤碰磕等。
早干预和治疗 宝宝出生后早期建立“视功能档案”,对眼部发育进行持续跟踪,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眼部问题。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异常行为,及时到眼科门诊就诊。
弱视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病变后综合评估,不能仅凭视力异常就诊断弱视。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眼科专家指导下正确治疗,其实大部分弱视都有治愈的机会,应尽早发现并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6岁前效果更佳,一旦错过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则会造成终生的视觉缺陷。(《大众卫生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