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保主体 增主体 活主体 强主体

—我市多举措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上水平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1-13


2022年全市市场主体倍增情况统计图

市委书记丁小强指出,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要探索建立实施无身份差异、无地域差异、无行业差异的创业创新机制,只要是在运城注册、在运城创业、在运城发展,就是运城人,就要一视同仁地支持和帮助。要在“助大、扶小”上统筹用力,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做到既有“一轮明月”又有“满天繁星”。

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潜力所在,各地各部门要对标省政府部署,全力以赴、同题共答,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任务抓紧抓实,全力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以市场主体倍增推动我市经济扩量提质、加速崛起。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的严峻考验,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专班统筹,行业推动,市县落实,开发区跟进”的工作格局,形成全社会参与倍增、全方位推动倍增、全领域支持倍增的良好态势,交出了市场主体逆势增长的亮眼成绩单。

坚持“一盘棋”高标准推动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稳就业稳经济基本盘的有力支撑。

为切实做好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市政府建立了“1+1+9”工作推进机制,成立1个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全面领导全市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组建1个日常工作专班,具体协调调度、督促指导、考核评估各地及各行业专班的工作情况;组建涵盖全行业的9个行业工作专班,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等9个职能部门,按照部门职责牵头推进全市各行业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该机制也在全市县一级推广,实行牵头单位负责制,构建起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除了高规格驱动外,我市还高强度部署,重点关注涉及市场主体质量的企业占比、涉税市场主体占比等指标,推动市场主体“质”“量”齐升,目前已召开1次动员部署会、3次工作推进会、17次协调培训会。高质量落实,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部门协同联动,紧密配合,重点聚合财政、金融、税务、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力量,用好用足省级政策,研究制定创新举措,推动我市各项要素服务保障措施落实落地。

持续创优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持续进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市以打造“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好运办”政务服务品牌为统领,紧扣企业和群众需求,制订《政务服务品牌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各县(市、区)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有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快办”快速转变。

在此基础上,推行“四零服务”机制。坚持“三无”“三可”要求,创新推行零距离、零收费、零延时、零投诉“四零服务”机制。零距离:设置“急难愁盼”服务咨询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零收费:推出“企业创业大礼包”,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发放税务UKey,企业开办实现“半天办、零成本”目标;零延时:实行“5+2”“7×24小时”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不打烊”;零投诉:构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191项公共服务事项和301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评价全覆盖,并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营商环境专席制度,受理各类营商环境类诉求,确保企业和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构建“四三”全帮办机制。通过基础建设、部门协同、政银合作“三个统筹”,部门、层级、区域界线“三个突破”,培训、管理、考核“三个强化”,统一“六有”标准、延伸服务网点、拓展服务范围“三大举措”,积极构建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帮办体系提档升级。目前,帮办代办网点由2021年年底的510个增加到1206个,帮办代办户数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0%以上。

我市还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超市市县全覆盖,市县两级全面推行“5+2”政务服务模式,建立14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在全省2021年度目标责任专项工作考核中,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被评为优秀等次。2022年6月2日,我市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予以督查激励;11月12日,省政府对我市四级商事登记“全帮办”体系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

抓好平台建设助力提质增效

在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中,全省各地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抓好链长制、城市“烟火气”、专业镇等“十大平台”建设,促进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48条意见、78条措施搭建“十大平台”,制订专项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完善组织架构,理顺平台建设工作体系。同时,依据平台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将任务进行细分,建立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实行月报制度,定期对各平台建设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实时掌握数据,并将“十大平台”建设落实情况纳入市场主体倍增调度和考核机制,持续推进平台建设的考核监管、调度督导和协调服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各牵头单位的努力下,我市各地平台建设各有特色。目前,已打造了3处高标准的特色商业街区,点燃了城市“烟火气”;推出“文旅盛宴·惠民运城”“乐游服务·智慧运城”等五大主题100余场文旅活动;精心打造特色专业镇,其中芮城县风陵渡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镇,万荣县汉薛镇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镇。

目前,市工信局以全市4家省“链主”企业为龙头,在全市选取10家“链主”企业以及28户“链核”企业、200户链上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山西省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省2022年唯一成功上市的企业,芮城县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家上市企业的县(市、区)。

在助推市场主体量增质提的过程中,我市还狠抓政策支持顶格输血赋能,强化宣贯培训营造浓厚氛围,定期督导研判推动问题化解,开展考核激励促进工作落实……

2022年,我市市场主体倍增各项任务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走在全省前列。市场主体开办在全省率先实现“零成本”“全覆盖”;省委书记蓝佛安批示总结推广运城市抓市场主体倍增的经验做法。市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2023年,我市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上水平,确保实现“十四五”市场主体倍增目标。

盐湖区

文旅融合方面,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承办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展示盐湖文化旅游康养市场主体建设成果,助推全区文旅康养等多产业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方面,打造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推出“盐湖三农振兴贷”“创业担保贷”“携手抗疫贷”等特色产品,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坚强的平台保障。奖励帮扶方面,对符合申报技改、“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科技计划、入规入限专项扶持奖励资金的项目,积极申请帮扶资金,让资金扶持见效到位。助企纾困方面,协调组织工作人员赴理想创业基地作业务指导,为企业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推动服务行业复苏。

永济市

建章立制强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建立“1186”工作模式,对主要指标实行“周调度、月研判、季考核”,矩阵化管理、闭环化推进。研究政策抓落实,拨付市场主体专款1907.4万元,为383家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为197家企业减免失业、工伤保险费用。突出重点保成效,围绕“543”现代产业矩阵,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4个,总投资250.8亿元,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落户,推动16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并新增设6处美食夜市广场和便民服务点。提升服务优环境,构建“市、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四零”服务。强化督导破难题,探索创立全省首例智慧+畜牧贷,建立智慧+税务服务平台,重点破除企业融资信息壁垒难题,累计发放智慧畜牧贷648万元。

河津市

聚焦营商环境,开展“六帮一增一稳”专项行动,帮政策落实、帮要素保障、帮“双招双引”、帮解决难题、帮产业链培育、帮优化环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被激发,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展。聚焦政务环境,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完善场所建设,委托下放29项职权,推出“全域通办”,构筑“六位一体”帮办代办体系,绘制“河津便民地图”,构建社会监督体系。聚焦金融环境,设立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引导基金。力争实现100亿元以上杠杆规模,支持中小微企业100户以上,带动就业2万至3万人。同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四零六免”服务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争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项目。

临猗县

建立“1+1+9”工作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了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和9个行业专班,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确定工作目标。2021年年底临猗县共有市场主体33664户,2022年确立了20%的净增长目标。明确培育方式。结合临猗实际,确定了规范一批、挖掘一批、引导一批、帮扶一批、招引一批、壮大一批“六个一批”的培育方式,明确农业市场主体主要围绕家庭种植场、养殖场、农机具服务、中药材收购、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进行培育;工业市场主体主要围绕电子产业园、纸业园、渔药、防爆机车上下游产业进行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主要围绕电商、物流、文旅、房屋租赁等方面进行培育。

万荣县

创新引领,高效机制再发力。建立“1+1+9+6”工作机制。做强产业,延伸链条再发力。“五管齐下”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四轮驱动”巩固工业集群化链条,“条块结合”提质现代服务业链条。集聚政策,要素保障再发力。打造政策体系,形成128项政策落实任务和130条要素保障清单。搭建培育平台,打造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心、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平台。落实惠企红利,安排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和科技三项费用2000万元,开展“百亿送贷”活动,落实“个转企”财政补贴。服务配套,提能增效再发力。建强服务体系,形成智慧联动商事登记四级帮办体系。建构服务闭环,建立“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闭环服务。建优服务模式,创新“1个环节、1表填报、5项服务、5项免费”工作举措。

稷山县

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效能。优化服务举措,设立市场登记“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完善政务服务四级覆盖,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7×24小时”无人政务服务超市规范化、智能化、便利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一体机”“三晋通”App的普及率和可办事项数。同时,激活市场活力,顶格执行助企纾困政策。用好聚企平台,全力帮助企业争取技改资金和化解融资难问题。落实好政策支持,出台废钢回收政策,建立包联企业制度,一企一策帮扶,推动企业能复尽复、应复尽复。持续助推“三个升级”。推动40户成功纳入个转企;培育“小升规”入限批零贸易业15户;助推“产业链”升级,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等重点政策扶持。

新绛县

强化组织领导,组建“1+1+9+11”工作架构,每月调度、每季研判,适时进行督导。开展市场主体大摸底,建立市场主体重点培育台账,在重点领域培育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主体。开展“我为企业献良策,争做星级店小二”服务。组织企业参展参会,推动品牌价值提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升级。用足用好资金奖补,累计为“小升规”“专精特新”“小巨人”“股改”等22家企业落实奖励资金677.59万元,奖励4家企业6个技改项目500万元。全面落实“降、缓、返、补”政策。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深入开展“五减”专项行动,行政审批时限压缩40%,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8%,涉企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并实现“零成本”。

闻喜县

采取“四三”工作法,通过优化环境、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转型升级等措施,促进市场主体量增质升。持续“三个工作”:持续专班推进,聚焦重点市场主体培育对象,统筹推进工作;持续改进服务,健全“七个一”工作机制,构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持续建优平台,吸引各类主体进入市场。抓好“三项政策”:抓好降税减费,抓好助企纾困,抓好入企服务。落实“三个支持”:送上金融“雨露”,引入资金“活水”,播洒政策“阳光”。助推“三个升级”:助推“个转企”升级,在全省率先完成首例“个转企”;助推“小升规”升级,组织19家重点培育企业,举办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培训班,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助推“产业链”升级,围绕山西建龙和银光华盛镁业两家链主企业,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

绛 县

高效化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市场主体开办专区”,将商事登记等6个环节全部纳入“专区”,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开办时限压缩至4小时,办结率达100%。高标准培育。深化“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重点培育一批通过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店铺开展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设立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协助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数字经济和“两化”融合工作。高质量落实。落实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励资金8万元,对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企业奖励共49万元;开展“专精特新”培育行动,积极鼓励企业“入规”;对符合“小升规”6家工业企业奖励资金30万元;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拨付资金90万元;对新增入限企业15家奖励资金75万元。

垣曲县

优化服务效能。优化服务举措,设立市场登记免费帮办代办点50个,实现“六免”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深化“放管服”“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创立投资项目会客厅,提供“5+2”“7×24”不打烊政务服务。狠抓政策落实。保证企业资金链,强化社保服务,落实奖补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3家企业达到“小升规”条件,完成上规入统。办理临街商贩营业执照60余家,重点扶持房地产建筑业、民俗农家乐、装修行业个体工商户。用好聚企平台。集中规划设置12个标准化便民服务点,将633个流动摊贩集中规划、统一管理;重点推进投资5亿元的食用菌产业科技园“一园十区”建设。打造银河和现代商贸城两个“双创”基地,入驻市场主体100余家。

夏 县

政策暖心添活力,细化制定38条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64条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要素服务保障措施。措施有力增信心,发挥十大平台优势,开展七大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持城市“烟火气”,打造融“城区、商区、街区、景区”为一体的夜生活经济圈。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农业发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贷款28.2亿元。高效统筹稳增长。引增量,今年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总投资204.45亿元,开工率达88.9%;增能量,滚动实施十大“标志性、牵引性”工程,今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10项,总投资196.37亿元;扩总量,形成了新型建材、汽车配件制造、通风机制造、畜禽养殖加工、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链。

平陆县

聚焦重点难点,全力纾困解难。围绕企业反映集中的经营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提出降低企业税负、降低涉企收费、稳岗扩岗等“保”市场主体政策举措。聚焦品质提升,聚力扩大规模。围绕扩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投资、抚育中小企业成长等,加快在“增”市场主体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聚焦结构优化,大力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引领,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推动依托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依法实行差别化财税、用地、用电等政策,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扩大发展总量、增强发展效益。聚焦政策扶持,着力提供要素保障。不断完善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做好“主动推送”服务,做强“套餐配送”服务,做实“明白赠送”服务,做优“代办护送”服务,做细“上门暖送”服务。

芮城县

用政策支持促进规上企业发展壮大。出台《鼓励工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外来投资暂行办法》,拿出900余万元重奖功勋企业,“9·26芮城工业振兴日”正式叫响;出台《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意见》,采取科技改造赋能、扩大生产加能、新上项目增能、腾笼换鸟提能等方式激活5家“僵尸企业”和10家低产出企业。用链主带动支撑工业经济全面振兴。全省首批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亚宝集团带动链上企业共谋发展;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筑巢引凤,梯次培育。通过建园施策、协调管理等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用优质服务帮助潜力企业共渡难关。开展入企服务,开展线上招聘活动26场次;拨付稳岗补贴150万元;建立技能服务人才培育基地10个。

运开区

坚持将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建立“1+1+7”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出台了《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行动方案》,制定了政策任务和要素保障“两个清单”,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督查督办、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地,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助企纾困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全帮办体系建设,在辖区2个市场、6家银行开设便民服务网点,推进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全面优化登记注册流程,设立企业开办和个体登记专窗,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报”。在全市率先出台个体工商户印章免费刻制服务,实现所有市场主体开办“零成本”。

编后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市县两级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关切、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全周期提升服务,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力以赴“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统筹协作,各司其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相信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市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成效也必将提升到新的高度,高质量发展必将行稳致远。

本版文字整理 石培恒 贾崇凯 付 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