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魏晋南北朝的“家庭课堂”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13

□陈峰韬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不兴,传承文化、教育人才的责任,随之转移到本就掌握着文化垄断优势的世家大族手中。既然是转变,自然就有新的变化。国立学校传授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名士们关起门来自己当家教,望子成龙心思切切,传授的内容比官学更加精深广博。

瑯琊王氏比较注重儒经的传授,作为家族氏的传授,王氏子弟所学和以往官学也有不同。瑯琊王氏过江后,门户领袖王导、王敦都是熟稔五经的大行家,当时无论上书言事,还是与人交结、日常处事,无不引经据典。他们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视儒家经典,这么做不是要把子孙们培养成迂阔的学问家,而是打造成明习政事富有见识的政治储备人才。王导有六个儿子,王悦、王恬、王洽、王协、王邵、王荟,在其亲自教导下,儿子们的文化水平大都非常高,长子王悦尤其厉害,少年时就被召入宫中担任太子侍讲,后来陆续做过吴王友、中书侍郎。王悦侍奉父母也颇得儒家礼法的规范,例如与父亲说话从不放肆孟浪,“恒以慎密为端”,年纪轻轻就端方仪正,虽说未免有点古板,却也是标准的儒家士子风范。

王家这种学风一直延续下来,学习儒经成为每一代子弟的必修课。梁朝时王导的七世孙王筠教导自己的儿孙时,回忆他年幼时学习的情景:“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瑯琊王氏一门中出了很多明经通儒的大学问家兼政治家,诸如王导、王谧、王昙首、王俭、王融等,代代不绝。以至于《南齐书》传论中评价王氏“主位虽改,臣任如初”。(《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