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11-30
朱康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其中,“破‘心中贼’”一语源于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名言,意为除掉思想深层堆积的肮脏尘垢、廓清内心的种种贪欲恶念,以“正心”“明道”占据内心,才能有力地指导外在社会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1516年,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当时,这些地方盗贼成患,他们盘踞几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内外勾结,极为猖獗。王阳明到任后,以其杰出的军事修养,剿抚结合,以少胜多,短短几个月就铲平了为患多年的盗贼,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他却在书信中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认为抓捕山里的贼寇容易(打败外界的敌人不难),而真正清除心中沉积的不良欲望却很难。
实际上,“破心中贼难”正是王阳明自身修学的写照。他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于1506年谪贬至贵州龙场。在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环境中,王阳明日夜反省,直悟儒家圣人之道必须与内在心性的持守一致(所谓“心即理”),并以此知行合一,指导行为实践;他后来进一步将之发展成为“致良知”的学术宗旨。在当时形势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王阳明能够屡立事功,排除险难,可以说与这种内心修持的强大与坚定密不可分。
如何修养这种心学呢?对于初学,王阳明指出:首先是“立志”,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且贵在专一,“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其次是“勤学”,认为“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此即“真实切己用功不已”。第三是“改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此中缘由在于,“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第四是“责善”,师友之间,从相互爱护的视角出发,忠诚、委婉地劝告对方,使之“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王阳明尤其强调“省察克治之功”,指出,“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这里,他把心中不良的欲念非常形象地比作盗贼和鼠,去搜寻、捕捉、克除,而不是窝藏在心内、姑容包庇。要知道这些欲念一旦有出路,就会由动机转化为行动,为非作歹不是不可能的。心学的高级修养阶段是“正心明道”,亦即以大本大道涵养心灵。总之,建立在传统人天整体观理论基础上的心学,旨在通过反求诸己的认知实践,驾驭、升华心之体、性、用的全面素质,达成自我境界的提升、自我智能的提高,并推己及人,做利国利民之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阳明的话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这不只是对每名党员的要求,也是对全党“自我革命”的整体规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