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源

——评朱康有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王 杰时间:2022-11-08

朱康有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军队“双重”学科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研究成果)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他出版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一书,新著延续了这种探索思路,从历史传承、现实建构、创新展望的贯通中,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深厚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一语含义甚广,从书的有关篇幅和内容分布来看,仍然是集中于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这一主题。有学者说,朱康有的研究,踩对了“点”——新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康有在硕士阶段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阶段和我一样都是中国哲学方向,工作以后我们两个又同样从事中高级干部教学工作。既有个人的学科背景作为基础,也有外在环境的氛围的影响,这就使得他的学术兴趣点逐渐转向从国家意识形态建构需要出发,专注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据该著“后记”所言,书中内容实质为近两年多所刊发的论文汇集(由70多篇大大小小的文章组成),在当初构想和写作每篇文章时,并无意指向一个较大文化体系的搭建;现在把它们聚在一起,构成所谓大部头的章节,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相对而言的整体,即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这一主题展开在方方面面。

百年来,自从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时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便未停息。由于实际斗争和建设的迫切亟须,我们显然更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结合。新时代,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国家意识形态视野,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自信的根源性组成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评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遂成为学界探讨的重大时代课题。

把文化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来抓,这是时代的鲜明特点。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属于精神观念的架构——人们都能切实感受到,它主要从被动适应于社会物质层面,逐渐转向自觉的引领向度,实为文明走向更高程度的表征。小康及其带来的感性生活的丰裕,为更多的人静下心来从事精神反思打下了牢靠基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必以中华文明的复兴为基本条件之一,我们要从学理上夯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此即关乎新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根基的稳固。康有认为,研究应始终着眼于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思维的触角,在探索解决“具体而微”的专题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落到实处。他的这个观点和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为现在学界同仁讲的“结合”不少还停留在空泛抽象层面;应对每一个课题细化,真正找到诸如民本思想、治国之道、廉政建设、俭约文化、“大同”理想等具体“结合点”,使传统文化理念入耳更入心,尤其是结合各个领域,转化为实践的力量。本书以文化的“现实建构”为核心,关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提出的大量看似“细节”之处。我们今天尤其强调治理一个大国需要强化历史思维的必要性。文中的“历史传承”部分,并非仅为研究历史而无关当下: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对现实的洞察,其实一直隐藏在上下文的选材和观点提炼中。最后的“创新展望”,一方面结合对权威引经据典的文义释读,挖掘背后的创新和转化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对《论语》部分章句的今解,阐明将经典引入现实生活的方法。

文本跨度很大,对于那些习惯于从上下关联中推导可能结论的读者来说,估计感觉会有些突兀和不大适应,但突破单向度的叙事方式,或在驰骋开合中予人以更多启发。我们要从意识形态视角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汇,在文明史的广阔视野观照下,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深固当代治理根基,推进中华文化复兴。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所评著作作者朱康有系我市平陆籍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