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河东非遗之技艺传承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9-21

编者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由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8月,国务院已公布了5批、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我市入选名录的项目有28个。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现简要介绍我市2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以飨读者。


河东制盐技艺

运城盐池古称“盬(gǔ)”“鹾(cuó)海”,因其位居黄河以东而称“河东盐池”。

制盐的生产工艺流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盐池最早的生产工艺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方式。隋末唐初,制盐的生产技术变革成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工艺,俗称“五步产盐法”。其生产工艺主要为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5个步骤。这种方式的优点有:一是垦地为畦,人工晒盐;二是晒制过程中,在卤水中搭配淡水,提高了盐的质量;三是加快了成盐速度,只要五六天即可晒制成一次盐。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是运城池盐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一直沿用至今。

绛州剔犀技艺

剔犀定型于宋代,因其刀口断面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相似,故名剔犀。

绛州剔犀制作技艺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3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0.3㎜~0.5㎜)后,用v型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其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称之为“云雕”。

绛州剔犀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采漆到制胎、制漆、灰胎、髹漆、绘图、雕刻、打磨推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成品造型十分考究。它耐磨、耐蚀、耐水、耐潮,置放越久,云纹色彩越发古色古香,堪称“中国一绝”,在漆器工艺中独树一帜。

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是以面塑为特色,在祭祀、婚嫁、节庆、寿诞等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艺术供品。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余个品种,代表品种有《龙凤糕》《三羊开泰》《麒麟送子》等。婚俗中的“上头糕”礼馍,其上捏制各种花鸟造型。新郎接走新娘时,娘家妈会裁下“上头糕”根部的一段让新人带走,意为女儿在婆家扎根,其余切成片,分送给亲戚及邻里,表示喜鸟儿飞远了。闻喜花馍始终和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点舌丸制作技艺

“点舌丸”(梅花点舌丹),是延续生产300余年、疗效卓著的传世名药,现被列为“国家秘密级秘密技术”。传承地新绛县。2010年,点舌丸的“双人”品牌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永济惠畅手织土布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并坚持手纺、手织、草木染、手绣、手绘等自然工艺。

惠畅土布含棉量100%,具有亲和皮肤、冬暖夏凉、透气吸汗、无静电等优点,图案绚丽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

窑洞营造技艺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平陆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代表性。

平陆县的窑洞称为地窖(地下)院,又称地坑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窖院等,依不同用途可分为居住窑、储存窑、牲畜窑、茅厕窑及门洞窑等,其营造技艺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这一民谣对地窖院的营造特征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

稷山螺钿漆器源于唐代嵌螺钿制作工艺,是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其制作技艺不仅要经过几十道细致繁杂的工序,而且在用料方面颇为讲究,使用天然大漆、螺钿、贵金属和木、纸等为原材料。成品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图案清新高雅,具有珍珠般的光泽。

传统面点制作技艺(稷山麻花)

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这种起初只有一股油炸的“蝎尾”,后演变为两股麻花,到明代成为三股麻花,开始风行民间。

“赵氏四味坊”麻花沿袭稷山麻花的传统,其制作技艺始终恪守传统的配比秘方和制作工序,经18道工序加工而成,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智慧结晶。

新绛面塑

新绛面塑俗称“花馍”,是民间传统食用塑作艺术。早在宋代,当地人就已开始用面塑来代替猪、羊等祭祀品,并相沿成俗。

每遇岁时节令,人们便用模拟动物、瓜果、花卉等形象的面塑来祭祀,同时也作为人情往来的馈赠礼物。新绛面塑作品内容和形式丰富,品种多达60余个。因受面团柔软和发酵状况的限制,新绛面塑在造型上极度简练概括,不重写实而以神似为主。

琉璃制作技艺

河津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遗留下不少优秀作品。

河津琉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多用于宫殿、陵寝、寺庙、宝塔等建筑上。这类产品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绛州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最早可溯源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澄泥砚以“绛州烧造最佳”著称于世。

绛州澄泥砚是以汾河泥为原料,经特殊焙烧工艺制成的,融物理、化学、雕塑、绘画、文字、书法、篆刻等于一炉,是一种属于陶又高于陶、属于刻砚又复杂于刻砚的综合艺术门类。

古人称其“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洼之墨,盛暑不干”。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一致推崇,历代皆为贡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收藏价值。

木雕(永乐桃木雕刻)

芮城永乐桃木雕刻作品选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的桃木雕刻而成,有宝剑、吉祥物、字画等系列。该雕刻需经选料、采伐、下料、水泡、烘干、造型设计、绘图、精雕细刻、打磨抛光、朱砂油浸泡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不同的作品、图案要求用不同的刀具及手法,制作工具大大小小有几十种。

永乐桃木雕刻色泽柔和,做工精致,深受群众欢迎。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坞堆鎏金细工制作技艺,发源于稷山县坞堆村一带,是将汞与金箔或银箔按一定比例和成金(银)泥,涂抹在银或铜制的器物表面后入炉烘烤,反复多次,形成金膜或银膜覆盖在器物表面,再用玛瑙刀轧光的一种传统技艺。该技艺发明于殷商时期,隋唐时广泛应用于银制首饰的“镀金”(鎏金)或铜制器皿的“镀银”(鎏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记者 景斌 赵茜 整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