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非有老笔 清壮可穷(上)

——从《徽州八记》到《江淮八记》的人文同构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16

高云才

虽然与文学情缘久矣,但于文学表达恨矣;虽然与安徽情怀久矣,但于安徽叙事羞矣。直到读到斯雄先生的两本大作《徽州八记》和《江淮八记》,此恨此羞,才深有慰藉。

诚如人类学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的那样,清晰的见解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一种精神。

斯雄先生这两本大作,无处不透着对安徽清晰的见解,凝聚着文化的力量,澎湃着发展的能量,迸发着崛起的精神,从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徽无处不在的挚爱和触手可及的深情。

恐怕也正因如此,这两部大作每一篇的全网阅读点击量动辄过千万,总点击量轻松过亿。在当代,在安徽,甚至在全国,一篇文学作品阅读得到社会如此响应,恐怕是不多见的。揣摩原因,我想,这绝对不仅仅是抚摸了我的“此恨此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两部大作“清晰的见解”。

凝聚着文化的力量——

叙史文化性与情怀民族性同构

《徽州八记》和《江淮八记》是游记性散文体,形散而神不散,如果只限于此,那这两部大作就没有特异之处,充其量,只是当代文化人的优雅小品而已。两部大作之所以特异,是因为笔法和意趣水乳交融,彰显了叙史文化性与情怀民族性同构。

无疑,这是一种创新。

文化是冷静的历史盆景,一旦融入了民族性情怀,则文化盆景立即栩栩如生。《中都城记》《花戏楼记》《凌家滩》都是这样的作品。

明朝开朝之初,曾在安徽凤阳兴建大明中都城。作为龙兴之地,中都城设计宏阔,曾“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1369年始建,1375年罢建,原因在洪武皇帝诏书中有云:“珍求所作,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惟朴素坚壮,可传永久,吾后世子孙,守以为法。”但中都城营造6年,实乃大明朝聚心血所致,其设计理念,从内城、外城到排水、连廊,无不透视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科技水平的应用及汉家文化集大成的映照。以至永乐皇帝朱棣建都北京,营造紫禁城,规划设计皆出于中都城。

汗流浃背,荒垣四野,记得斯雄先生和我一起拜谒中都城的时候,移步之地,无不感慨历史文化的时空穿梭。每每从北京长安街经过,看着朱墙黄瓦的紫禁城,不禁联想到那远在凤阳的落寞中都城。

朱元璋大有情怀于中都城:“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中都城记》的情怀在哪里呢?在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团结的薪火相传之中,也在凤阳经济社会的殷实发展之中。正如斯雄先生在文中描绘的那样:“谁能想到,600多年后,中都城终于赶上好时机,迈进新时代,以蒸蒸日上的崭新风貌诠释出凤阳原有的寓意:完美、吉祥、前途光明。”

文化是火热的历史熔炉,一旦融入民族性情怀,文化则会迸发出强烈的道路自信。《淠史杭治水记》《安大简记》都是这类作品。

水是世界的灵魂,逐草而徙,逐水而居,无论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产生的两河文明,还是中华民族的黄河文明、长江文明,都表明人类文明与河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可以说,一部中华史,就是一部与水的关系史。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治水以至当代治水,都在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善治水者,治天下。淠史杭治水,是当代治水的一个奇迹,是新中国开启工程水利惠及民生的一件伟大工程。

淠河、史河、杭埠河皆发源于大别山,淠史杭工程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这里历史上长期水患连连,民众流离失所,生活艰涩,经济发展滞后,“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是这里百姓长期生活的写照。大禹娶涂氏为妻,自涂山治淮开始,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先辈在这里开始了长期的治水探索。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丞相)孙叔敖主持兴建芍陂,“决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开启了史河的水利工程治理。然而,长期以来的水患之害,是生活在这里的江淮儿女终日心忧。

新中国在这里创造了治水奇迹,尊重水规律,疏而导之,变水害为水利,淠史杭巍峨兴于江淮之野,创造了人间治水史诗性工程。工程从1958年8月动工,到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完成,历时14年,完成了近6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圈成一米高宽的长堤,可绕地球十圈以上。

史诗性不仅在于此,更在于民生水利的营构。淠史杭灌区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安徽、河南2省4市17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惠及区域人口1330万人。

史诗性在于把粮食安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淠史杭灌区控制面积1.4万平方千米,滋润安徽省耕地面积的1/6,占安徽省粮食1/4的产量在罐区孕育发芽。工程自1959年开始发挥效益,累计引水1429亿立方米,累计灌溉3.6亿亩,增产粮食440亿千克。

史诗性还在于其治水模式,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淠史杭治水记》浇灌的民族性情怀。文化上的民族自信心,在淠史杭治水中油然而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那样:“登亭四望,心生波澜,胸中澎湃。淠史杭,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其事其神,世人景行。”

斯雄先生叙史的手法是宏阔的,繁笔从简,用叙史的文化性来解构历史中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文学批评家艾略特指出:“一部新的作品,只有携带足够的能量,才能击穿既存秩序,占住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徽州八记》和《江淮八记》两部大作,叙史文化性与情怀民族性同构,透视着文化学符号上的清晰见解,展示出迷人的文化力量。

澎湃着发展的能量——

叙事当代性与思想引导性同构

一个出生于湖北的文化人,在北京、香港工作多年,然后赴任安徽,潜心安徽,成了“新安徽人”,这就是斯雄先生两本大作《徽州八记》和《江淮八记》得以形成的广阔的“福斯塔福斯背景”。于是,讲好安徽故事,成了斯雄先生的孜孜以求。在阐述个别事物与宏大历史之间的转换机制时,许多作家选择了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对立统一,而斯雄先生钟情的是叙事当代性与思想引导性同构。

无疑,这又是一种创新。

叙事当代性是迷人的技巧,但若缺乏思想引导性,则叙事就成为絮叨,而一旦二者同构,则叙事就会焕发出迷人的能量。二者同构中,情节成为事关作品成败的关键,《科学岛记》《量子纠缠记》都是在叙事情节量度中,折射出思想的引导,还原了一个当代名记者敏锐的观察力。

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引起了世界轰动:“国际同行们正在努力追赶中国,中国现在显然是量子通信的世界领导者。”巨大成功的背后,有一个科学团队,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就是潘建伟院士。

如何描述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呢?斯雄先生辗转反侧。

侧笔“信陵君窃符救赵”,用历史情节展示通信的巨大作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情节,成为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研究取得成功的另一侧笔。两个侧笔的运用,最终落笔在量子通信的关键问题密钥分发上,举重若轻。除量子通信外,量子应用的另一个巨大成功,是潘建伟团队构建了世界上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斯雄先生笔锋一转为正笔,描述这个团队日夜兼程,在陡峭山路攀登,向最光辉的顶点冲锋。

虽然这个顶点是只是科学研究上暂时的一小步,但量子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作为世界科技前沿研究的量子学,取得了重大进展。也要看到,量子科学的既有研究,只是在量子科学的冰山上凿开了一个小孔而已。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力学,无疑将给人类迈上新的阶梯提供足够的台阶。

潘建伟,当然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更是合肥的骄傲,安徽的骄傲,因为他和团队都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科技大学。在安徽省委的一间办公室,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告诉我们:“作为创新型城市,合肥小身板舞出了大身段,安徽要下好创新先手棋。”

在不少外乡人的整体印象中,安徽还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但这些外乡人并不知晓,安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发展成为经济结构合理、经济质量优良的工业化大省。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安徽砥砺奋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长三角一体化的主力军、中部崛起的核心力量。不知不觉之中,省会合肥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发展较快的一员,跻身国际性都市行列。安徽省GDP也从全国的中游团队,跃升为全国的上游团队。这些,就是《量子纠缠记》的当代性背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考察量子科技进步,其思想引导性就落地生根了。

《量子纠缠记》的叙事当代性,深刻地解构着量子纠缠的理性:纠缠的是创新,纠缠的是发展的能量,纠缠的是中华民族崛起之动力源泉。这就是《量子纠缠记》叙事当代性与思想引导性同构的实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