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推进党的民主事业不断前进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7-27

李 望 朱康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这一论断是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系统总结党的民主理论及其实践经验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了党的民主理论,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民主奋斗经验,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重大制度性安排。

党的民主理论的深化发展。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把领导人民实现当家作主作为奋斗目标,创建了一系列、一整套民主理论、制度和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中,中国民主进程走特色之路,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民主制度、创新民主形式、改进民主机制、扩展公民“参与性”等方面加强理论建设。进入新世纪后,党开始探索实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和形式,强调要走党内民主和协商民主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民主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校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

党的百年民主实践的系统总结。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和各抗日根据地就广泛开展了包括选举在内的民主运动,创造了诸如投豆法、写票法、画圈法等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投票方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基层民主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推进选民登记、候选人介绍、写票间、流动票箱、民主恳谈、党群议事会等各种民主形式,有效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纵观我党百年奋斗史,全过程人民民主亦是民主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它能够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它体现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活动的各环节、各方面,充分调动起人民的能动性,成为中国之制的优势、中国之治的“密码”。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了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的需要。它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使得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提振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民主、巩固民主的信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

全面开启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新模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新模式的全面开启。

在超越西式民主中形成自主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西式民主的覆盖面几乎只限于政治领域,民主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民主越来越形式化、简单化。与此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贯通起来,是全链条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是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它实现了授权民主与行权民主的统一。西式民主片面追求授权民主,即选举民主。而我国权力机关通过民主选举授权产生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在权力行使过程中仍采取民主推举与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克服了西方政治制度民主止步于选举的局限,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民主最终的运行结果是要真正有利于占社会多数的大众,这才是民主的真正目标和实质。西式民主反映的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是少数人的民主,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价值取向,是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

为人类民主发展贡献充满中国智慧的方案。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决定。只有植根于各自悠久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各自国情社情,形成于本国实际探索的民主,才是适合的民主。不断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但有利于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其他各国人民立足本国历史文化、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亦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实践,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形成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保证了政治权力的有效行使和基本的政治秩序,确保人民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保障了国家的独立和稳定,这是我国民主制度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通过党的领导,整合民意,团结各方力量,建立统一战线,组织动员社会各阶层,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就能够形成广泛的政治动员,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目的和本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目的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创造性地将“无产阶级专政”发展为“人民民主专政”,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从“工农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扩大了民主主体、丰富了民主权利。依法治国,由之形成的政治活动规范化,保证了民主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为人民民主的有序实现提供了可靠法治保障。对那些适合的、管用的民主形式和规范,适时、适当以法的形式进行确认,中国式民主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完整科学的法律体系促进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成为有全过程法治保障的人民民主。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发展、制度健全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在民主理论创新发展中,应重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吸收继承。例如,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关注民生、惜民爱民、万事民为先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对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之路。我党民主理论发展有着中国自身的发展逻辑,有着民主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本土倒逼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不断拓展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民主权利能否畅通无阻地运用,还要靠制度架构来具体支撑。要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畅通民意表达,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并享有民主权利。民主是有理论指导的制度实践。原则性的、抽象的民主,只有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运转起来,才能够激发人民对于民主的追求。民主理论确立民主的价值、原则、制度构造等,但要有具体的实践才能使民主的制度和原则落地,才能使民主的价值具体化为运作手段。民主制度能够发挥作用,需要在实践中赋予可操作性强的程序设计、方法手段。

坚持拓展载体渠道、强化功能作用和形成治理合力的有机统一。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渠道。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开放的公共性政治,需要借助一定的公共空间及相应的载体来表达意见,形成共识或意志。民主的空间有实体空间,比如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厅等;也有网络空间,如微信、微博等。过往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空间载体建设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拓展空间载体多样化,在“家、站、点”平台等基础上进一步开阔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打造和强化已有空间载体的民主元素,将更好的民主形式注入其中并加以巩固。加强空间载体的制度化建设,把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全过程”明晰化、程序化,确保人民始终成为公共决策的主体。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实现二者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梳理人民群众关切事项,纳入决策考虑重点。牢牢掌握人民民主话语权。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成为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标识性概念,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起一个能够有效表述和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话语体系,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注重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合力效应,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好的民主,不仅要符合民主的规范并体现民主的精神,同时还需要在民主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主与社会主义相向而行,凝成合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良性循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