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高考”趣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08

□郭志英

现代的高考,放在古代和科举考试制度有些类似。在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

“糊名考校”法非常先进

古代高考的封卷制度相当严格,始于唐代,但真正形成制度并完善是宋朝时候的事情。

宋太宗淳化年间,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风气比较浑浊,教育考试这一块儿出现的弊病很多,很多人呼吁改革。监丞陈靖具体负责这件事,他首先对考试封卷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糊名考校”法。考试时,一律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都糊住,等阅卷完毕,成绩公布后,再拆卷。“糊名考校”法防止了考试舞弊行为,使科考制度更加科学,受到了社会肯定。有人说,这是现代高考封卷制度的“鼻祖”,一点儿也不为过。现在,高考封卷制度极其严格,题目一旦泄露,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试卷书写漂亮可加分

现代高考都要求字迹工整、美观、大方,尤其是语文试卷。往往很多成绩不错的考生,字写得也很好。

古代考生在这方面更加出色,书法艺术堪称一绝。比如唐代的柳公权,是唐宪宗元和三年戊子科状元,柳体书风刚劲、有力。还有宋代的宋庠、文天祥,明代的杨慎、吴宽,清代的翁同龢、刘春霖等都是状元,他们的书法令人赞叹。

在古代科举中,要想蟾宫折桂,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经史功底、卓越的属文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书法造诣,否则是不可能高中的。因而,书法是古代“高考”的加分项。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赵秉忠的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字迹娟秀,工整严谨。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

考生凭“浮票”进考场

现在,高考凭准考证入场,上面有照片、姓名、学校、身份证号等考生信息。古代考生进入考场,需核实身份,也要携带“准考证”。由于古代科技落后,没有照片,画像也不能保证没有误差,只好用语言描述。比如,姓名:赖以尊。年龄:二十岁。体貌:中等身材,没有胡须。考号:治字三十一号。这就是古代的“准考证”,叫“浮票”。

有了“准考证”,考生们依次进入考场。古代考场条件很艰苦,不像现代考场那么宽敞、整洁,一人一桌。明清考场叫贡院,贡院里没有座位,只有成千上万个单间,像隔断一样,空间很小,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按照换算,一尺等于33.33厘米,那就是大约长1.67米,宽1.33米,高2.67米。考几天,考生就在逼仄的屋子里待几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间房里解决。尤其晚上睡觉只能蜷着,个子高些的连腿都伸不开。考生进考场,也像今天考生接受严格检查一样,不准夹带,当时只能带书具、灯具和蜡烛。进去后,单间立马关闭上锁,考生在里面答题。

通过殿试考察人文素养

古代高考体系中有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地点在皇宫大殿。考场上,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考生们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考察,最后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名次。据说,武则天即将称帝时,曾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殿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资治通鉴》干脆抹杀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试,称殿试是武则天开创的。

殿试可以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解,获得第一手信息,以便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童子科”少年班受重视

现在,很多大学都设有少年班,比如西安交大、中科大等高校,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招收“数、理、化、生”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少年,进行重点培养。其实,这种选拔方式,古代就有了。

汉朝时,国力鼎盛,经济发达,政府很重视教育,每年都会破格吸收一些年龄在12岁以下的孩子到太学读书,并且免除一定的学杂费,如果学习好,还有一定的奖励。唐代,专门成立了“童子科”,规定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有些人说,这些孩子年少不经事,虽然有功名,却不能在治国理政上提供帮助。但政府认为作为人才后备力量,是一项长远工程,谁再阻碍,将受到处罚。这个做法和今天国家储备各方面的青少年人才是一样的,属于国家长期的发展战略。

宋朝时,有个小才女还被“童子科”录取过。宋淳熙元年,一个名叫林幻玉的女孩应试,主考官考了大纲内的40多本诗书,她全部对答如流。孝宗皇帝得知大喜,特别进行了召见和嘉奖。 (《漯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