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市实验中学开展项目化学习—— 校园围墙会“说话”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5-27

记者 吴 莉 李宏伟

“同学们,快来看,咱们的剪纸作品都上了墙,这里还有摄影作品、书法作品……”5月24日下午活动时间,在市实验中学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发现,操场边上原先光秃秃的墙壁上,现在被布置上了他们前一段时间创作的抗疫题材的传统文化作品。据了解,这是该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也是师生们为学校抗疫宣传所做的项目化学习的“功课”展示,让原先陈旧没有生机的学校围墙,变成了校园里一个宣传抗疫的阵地,成了学校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

今年以来,市实验中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以主题实践开展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近期,学校通过实地调研和教学情况,利用学校空白的围墙,结合宣传校园抗疫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此次项目化学习历时2个多月时间,共有学生500多名师生参与,共展出优秀作品300余幅,作品种类涵盖剪纸、摄影、绘画、书法四大类,将学校南围墙布置成了一面长达110多米“抗疫主题”文化墙。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别出心裁。在文化墙上,师生们用中华传统剪纸艺术作品记录时代、歌颂英雄,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传达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精彩一瞬,风采无限。在文化墙上展示的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

“将这里变废为宝,合理化利用,而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样的活动实效很大。”市实验中学校长霍峰业说,学校南围墙原来是学校门面房的后窗户,经常有油烟等的排放,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年,学校封堵了这面墙,粉刷之后决定打造一面校园文化墙。而时逢疫情反复,为了强化师生的疫情防控意识,认真落实疫情防护相关措施,凝聚抗疫力量,学校决定打造一面“抗疫主题”文化墙。

如何布展一面校园文化墙,让墙壁会“说话”,展示学生风采,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考量着实中师生的智慧。因此,从一开始,项目组的师生们就先确定主题,立足“双减”政策,推动提质增效,同时聚焦核心素养,问道项目学习,找到学习实践和活动时间的结合点。同时基于生活实际,师生们又考虑围绕抗疫主题,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责任担当者、终身学习者。

主题确定后,师生们积极挖掘丰富的抗疫素材,将其转化为鲜活的、宝贵的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爱国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组建项目学习小组,以抗疫真实情境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合作分工,经历设计、选材、制作、排版等过程,以剪纸、绘画、书法、摄影等创作形式,把抗疫的感人故事与自觉成长结合起来,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用课程的力量体现实中抗疫行动,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使校园里多了一块文化氤氲的教育园地,也使师生们收获了项目化学习的成效。

  “通过参与这次文化墙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认识到让孩子们自由且充分地主动学习,会更加有意义。孩子们从最开始的图片赏析,到选择绘画形式和素材的整理,再到自己设计绘图,经历多次修改最终成稿,他们能够从绘画创作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索的乐趣。文化墙的项目化学习作品展示不仅装点了校园文化,也为我们美术课程拓宽了新的教学场所,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户外课堂,欣赏真实性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张珂说。

  527班学生胡嘉恬说:“在参与创作剪纸的过程中,自己深刻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没有偶然,努力才能成功。在刻花时,我不仅学会了耐心,也锻炼了我灵巧的双手。第一次真正接触剪纸,看到老师们的作品时,感到非常奇妙,没想到我也能独立完成一副精美的剪纸作品。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艺术,我们应该了解,应该传承下去,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图为市实验中学教师给学生讲解文化墙展示的故事      李宏伟 摄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