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5-13
陈 宇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土体出现上隆(凸起);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前征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地面塌陷 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井、泉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和翻砂、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
遇到险情、灾情如何避让?
要提前做到三个“熟知”
熟知周围滑坡、崩塌、泥石流情况。
熟知临时避险点和撤离路线。
熟知撤离信号。
降雨天气要提高警惕 连续降雨或大暴雨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
要做好两项“准备” 避灾点备好应急食物、水及衣物;保持通信工具畅通。
要牢记一个“要领” 躲避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要向两侧逃跑。
要做到一个“确保” 确保自身生命安全,切勿贪恋财物,按照预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地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