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先锋号”是这样炼成的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厂供电车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背后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5-10

5月的古耿大地生机盎然,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厂供电车间里,15台220kV变压器、12套电解铝用整流器、49台10kV变压器在员工的操作下平稳运行,为公司电解铝板块稳定生产提供着可靠的电力供应。

作为电解铝板块的“心脏和血脉”,这个只有46人、平均年龄35岁的小集体,荣获了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殊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光荣的集体,去听一听成绩背后的故事。

学习,由学以致用到知行合一

5月3日,是车间员工方鹏的休息日。然而,本该趁着假期带着家人游山玩水、放松一下心情,他却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供电车间,一边背诵着本周刚刚下发的培训内容,一边跟着车间师傅参与机器的检修工作,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其实,像方鹏一样,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已成为这个车间员工的工作“新常态”。

“供电车间关系着整个电解厂的生产,要确保电解厂安全稳定供电,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才能不断适应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作为供电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闫斌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工作中,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技能竞赛、导师带徒、人人上讲台等活动,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主动邀请专家对安全工作进行专业指导,确保业务知识常学常新;利用倒班员工休息期间进行春秋检活动,通过加副班的方式,参与检修工作,进一步从实践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每周下发一篇培训内容,要求员工到车间背诵,背诵完毕后签名,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生员工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也更加灵活前卫。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大学生员工的优势,车间对新到的大学生与班组骨干进行“组合”,一方面通过导师带徒的方式,结合员工不同的知识水平,分层次了解员工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将骨干的业务传授给新进员工。另一方面让这些大学生把新知识、新理念更好地转化给班组骨干,既强化和提升了老员工的理论水平,又提高了新员工的操作技能,通过“双向交流”,实现“双向提升”。

截至目前,供电车间已有4名新分配大学生成长为业务骨干;20余名员工获技师职业资格证;40余人次获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奖励,1人荣获2019年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  

改进,从解决问题到“未病先治”

供电车间担负着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铝板块220kV、10kV系统电气设备、15台220kV变压器、12套电解铝用整流器、49台10kV变压器的点巡检、日常检修维护、停送电倒闸操作、计量统计及厂区日常电气维护工作,为公司电解铝板块稳定生产提供着可靠的电力供应,年供电量约60亿千瓦时。

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每一项都马虎不得,每一项都需要精准、细致、耐心付出。为了清楚地掌握这些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供电车间从最繁琐的点检问题入手,以点检定修为主、状态预知维修模式为辅,在将点检长效机制做细、做实的同时,在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级点检的基础上,推行手机点检App模式。

每天清晨,供电车间负责点检数据抄写的员工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App,在点检设备上一扫,设备上的数据就会立刻传递到手机,而后通过链接电脑报表系统,所有数据就能实现精准上传。而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几年前还需要人工抄录来完成。

2019年,学习软件编程的大学生毛东泽被分配到供电车间。看到每天繁琐的抄录工作后,他积极发挥自身所学,刻苦钻研,自主研发了一款手机App,通过二维码扫描,把原来枯燥的抄录工作从2人减少到1人,把抄录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既实现了数据精准快速上传,构筑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点检体系,又实现了设备缺陷发现、处理和运行的自动化闭环管理。

面对多年来因电缆受潮导致电气故障跳闸的问题,供电车间利用每年春秋检期间电缆绝缘监测,对电缆进行整体维护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电缆因绝缘受潮而导致的电气故障,达到了“未病先治”的目的,首次实现全年220kV、10kV系统设备零非停,创历史纪录。

创新,以“自主研发”迈向智能化

2021年,供电车间开展降本增效QC活动,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将供电功率因数从93.2%提高至94.7%,而就是这小小的1.5%提升,为公司节约用电400万千瓦时,降低费用消耗160万元。

在供电车间10kV系统电气设备中心,一个360°的高清摄像头加上一个智能窗帘轨道,就组成了一部可360°自由旋转的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加装了这套‘自主研发’的视频监控系统后,岗位人员、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监控配电室设备的运行状态。” 闫斌介绍说,倒闸操作时,可通过摄像头实时了解现场状况,不仅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还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供电车间,类似这样的“自主研发”还有很多。由于原来的配电系统厂家倒闭,无法对配电系统及时更新,为了增加对配电系统的监控,闫斌带领车间技术骨干通过20多次试验,自主研发了模拟监控通讯屏和数显控制器,并应用到碳素新项目配电系统的监控中,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费用15万元。

结合露天变压事故油池储量大、人工监测难度大、排水强度高等问题,供电车间又一次发挥“自主研发”优势,通过“潜水泵+浮球液位开关”原理,自主设计了自动抽水系统,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调压整流变压器的温差在两三摄氏度左右,要通过人工监控和调节降低能耗难度非常大。为此,供电车间通过优化整流变压器PLC程序,实现调压整流变压器温度自动控制,精准控制了整流变压器的启停,既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面对整流柜的绝缘磨损问题,供电车间一班人通过研究,制作了专业加厚绝缘装备,使整流柜绝缘效果增加了两倍,并获得运城市“五小六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没有一条通往辉煌的道路康庄平阔,没有一项工作能随随便便铸就伟大。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岗位所结出的硕果,都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每一项不凡的业绩,无不闪烁着平凡劳动者的荣光。正是这样一群勇于创造、勤于奋斗的平凡榜样,不断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