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13

张博颖 靖丽红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在不同时期不断回答国家安全面临的问题,努力破解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国家安全观,为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外部势力的政治渗透、经济封锁、文化围堵、外交孤立甚至是军事侵略;内部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攻、残匪的袭扰、敌特的破坏等安全问题。这一时期,世界进入冷战格局当中,巩固政权、保证生存就成为党和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以军事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这一时期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慢慢走下坡路。中国在冷战的夹缝中突出重围,使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得到了有效缓解。

根据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邓小平作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发展活力迸发,有力奠定国家安全的经济基础。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灵活的外交策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和平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国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冷战结束,国家面临的国际安全威胁有所减弱,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颜色革命、东南亚金融危机,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仅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造成阻碍,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就成为这一时期国家安全的主题。

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的《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以谋求综合安全为要旨的新安全观。2002年7月,国务院发布《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不仅提出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态安全等新理念,而且将经济安全提高到综合安全战略的核心地位,呼吁在平等、互信、互利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进入21世纪,尽管多极化和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但世界仍面临许多安全威胁,国内安全问题也凸显。胡锦涛坚持并发展了对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反对霸权主义,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对内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的国家安全观。

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多极化遭遇严重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世界,单边主义唯我独尊破坏国际秩序、印太战略剑指中国安全。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国际规则,资源能源争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气候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时有发生,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进入新常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强,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严重,政治社会稳定隐患犹存,意识形态斗争尖锐,生态环保任务艰巨,民生短板急需补齐,国防军队建设亟待改革加强,“台独”“港独”挑衅不断,特别是管党治党“宽松软”,使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腐败问题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8年4月,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在这里突出了“国家利益至上”这一国家安全准则,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了一个更为有机的思想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安全领域根本指导思想。它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安全保障,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逐渐形成、日益成熟、不断完善、丰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砥砺前行的实践能力。我们要以此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

      (作者单位:平陆县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