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文化视域中的“心学”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06

■朱康有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深刻认知和把握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弄清楚其深厚而广泛的文化基础。

历史文化渊源

“修身养性”“心学”是我国传统文化治学、修身的重要内容。20世纪以来,提到“心学”,研究者多会想到是“陆王心学”,且认为宋代陆象山开其端,明代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实质上,“陆王心学”可以看作是狭义之心学。陆九渊讲学,强调“心即理”,主旨在“发明本心”,且喜言“心体”“心之体”,这也许就是后人视象山为宋明心学之开山的缘故吧!然而在象山一生讲学中,未曾提及“心学”一词,其弟子杨简等亦然。可以说,是王阳明对心学作了实质性的表述:“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

元代吴澄传承宋儒理学之旨,把心学揭示之功归于宋初之大儒,指出“以心为学,非独陆子为然”,“心学之妙,周子、程子发其秘,学者始有所悟”,确认周敦颐、二程之言为“万世心学之纲要”。进而,又对心学之归于尧、舜、文、武、孔、孟之正传,作了进一步阐发:“心也者,形之主宰,性之郛郭(外围之城或墙)也。此一心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之,以至于孔子,其道同……孟子之传……邵、周、张、程朱子,盖莫不然。”按吴澄所说,不只是宋明理学,所有儒学精髓即是心学,此可谓中义之心学。

心学这一称谓,在道家典籍中出现甚早,南北朝(北周)时期问世的《无上秘要》就曾引录《洞真太上隐书经》:“夫仙者心学,心诚则灵;仙道者内求,内密则道来。”至清代仍绵延不绝,如《古书隐楼藏书》:“天仙之学,心学也。”心学一词,也曾见于南北朝的佛学著作中。佛家思想主张“心生万法”“心生种种法生”“一切唯心造”……应该说,此为特殊的唯心的心学。因此,明代主张三教归一的林兆恩认为心学是“三教之源”。

心学隶属传统文化“内圣外王”中“修身养性”之内圣范畴。各家思想与修养目的各异,对心学这门学问宗旨的表述也就有所不同。建立在传统人天整体观理论基础上的心学,旨在通过反求诸己的认知实践,驾驭、升华心之体、性、用的全面素质,达成自我境界的提升、自我智能的提高,并推己及人,做利国利民之事。

现实文化根脉

毛泽东指出:“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把“改造自己”同“改造世界”并提,并将之与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与实现联系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后在实践形式上形成的新突破——不仅指向客观世界对象(自然界与社会),也指向主观内在世界。“改造自己”可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心学”的初期表达。刘少奇、周恩来等党的杰出领导人关于共产党人或领袖个人的修养理论(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张闻天的《论青年的修养》等),皆可归于此说。这就改变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作为少数人修身养性学说的心学对象,使之成为建设革命政党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

“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出现了诸如“自觉按照、自觉遵守、自觉参加、自觉行动、自觉维护、自觉服从、自觉接受、自觉防止、自觉净化、自觉防范、自觉检查;自我批评、自我解剖、自我约束;加强自律、廉洁自律、自主行使、自身建设、反思自身”等大量带“自”的要求术语,这种以反求诸己为内容的执政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学”丰富资源的采纳、汲取、融汇。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有关话语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段话中的“心”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一是“初心”。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初心”,又称“初发心”,即源于佛家思想文化用语。共产党人把党的奋斗目标作为誓言,反复锤炼印证,在意识深层打下烙印,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功效。二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出自道家老子《道德经》),倾听人民心声,中国共产党人把“民心”“修之于身”,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源泉。三是“本心”。王阳明有一句切身体会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他认为必须把良知本心修养出色,才能为做社会事业打下“内圣”之修根底。明代另一位心学大师陈白沙同样指出,“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就是说将此“心之体”修养出来,时时明了,对付脱缰的野马(喻义心念难以驯服)口中就有了一个“衔勒”套上,懂得了前行的规则和方向。我们共产党人今天讲的“立根固本”之心,显然是以“初心”“民心”等“大道”公心为“本心”的。

如何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其一,就是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了数十次的“知行合一”理念。“心学”不是“玄学”,不能空谈心性。仅“知”还不行,不与“行”结合的“知”并非“真知”。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实干才能爆发出积蓄的内在巨大能量。其二,在做事上处理好“有我”与“无我”的关系。既需要一种“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也需要一种超脱的“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将“有我”与“无我”结合起来,就是修养共产党人“心学”于事理上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其实,“共产党人的心学”也是一种“自我革命”——不仅仅只是把“害群之马”从执政党队伍中“摘”出来,同时更是通过党性教育,变革广大党员精神状态,焕发意志恒心;革去昨日之旧我,变为今日之新我。

“共产党人的心学”的修养,不只是每名党员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整体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自我的欲望把自己推向覆灭。不少盛极一时的王朝在建立初期,往往能够鉴于前朝覆灭的教训,注意励精图治,注重反贪反腐,以争取民心、巩固江山,而到了中期特别是后期,往往奢靡腐败之风滋长蔓延,直至病入膏肓。”这里把对“自我欲望”的克服与膨胀提到执政集团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知——而“克念作圣”即克除不良欲望的干扰,恰恰是心学修身养性的核心内容。意识领域的革新特别是意识深层的价值观的觉醒、信仰层面的觉悟并非一蹴而就,乃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复杂的重构过程。《共产党宣言》所说的“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除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这些决定性的因素作出重大变革外,内在观念的相对独立性使之同样需要作出自觉的相应调整。

大众文化前景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作用,党性教育必然随着党员的“必修课”而使“心学”的修养进入民众意识中。传统“士希贤、贤希圣”的士大夫心学,亦将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亿万民众的心学。这标志着中华心学进入了新的里程。

心学是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精髓,能为外王事业的优秀品格奠定内在根据。它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有机生命观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上,以“法天则地”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规律为方法论,以内求诸己、外应于世的手段(方法学)来认识完善自己,以自己本具的“廓然大公”之性指导行动,以“公义胜私欲”的准则规范驾驭自我,以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实学实行来造福人民,以正义大爱的心态来战胜邪恶——在这一过程中,成就“仁、智、勇”三达德的优秀品质,使人昂扬心志、奋发有为、振衰起弊,对艰难时局有难以言喻的启动作用。尽管它未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其必然性,未能通晓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进而为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开辟出途径,然则中华文化不仅记述有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与史前文化及其演进,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高扬人的内在主体性,提出了作为自我完善的不同程度的规范要求,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人的身心方面有大量实证的理论和方法,如果结合现代科学文明,将能为实现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然,传统心学文化亦有局限:“内圣”修养方法与境界的模糊性、直觉性乃至神秘性仍很突出,不大合乎当今人类理性化的思维方式;而“外王”主要注重的是社会人伦关系,未能在自然、社会、人事广阔空间结构上建立起来。建立在古代农耕文明基础上、注重个体自修自悟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化文明时代人们身心的需要。只有汲取现代科学、哲学的成果,使之高度理性化,并开辟社会化的实践与验证途径,或能真正为这种心性文明开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坦途,使之为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上,心学是学做圣人、追求内圣外王的学问,对陶铸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高尚情操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但未能改变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是要人人修内圣之德,人人事外王之业,人人树立要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宏伟之志,以德才兼备、身心双优之素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统心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得到了扬弃,发展成为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现代心学。完成现代心学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倡导,将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先进文化在意识领域的革故鼎新,使心学成为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对私有制予以积极扬弃,从而消除劳动的异化,进而消除精神的异化,使人的劳动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从为物、为生活的逼迫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成为真正人的活动,并完成社会的全面复归。人全面发展出各项人的功能,使人和物的关系成为人和人的关系,人成了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的真正统一,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界,这种状态不仅是传统心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完全的科学展现,而且螺旋式上升到了崭新高度。总之,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层面揭示了人类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的解放,中华当代心学则从生命学的精神层面揭示人类身心领域的解放,两者将形成互补的整体,在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在攻克了“意识本质”的心学基础上,使人类获得内在自由、自觉的类本质解放,传统心学憧憬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成为真正的人间现实,这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担当的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