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韩石山《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读后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3-31

最是诚恳感人

——韩石山《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读后

□一苇

韩石山先生任《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文坛叱咤风云时,我是一名小记者,与文学还扯不上关系,所以也没有机会去拜访这位从运城走出去的文学大咖。等我慢慢摸到了文学的门把时,他又退休了,长期住在北京,所以也无缘拜会。

只是,韩石山先生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太大的原因我分析有三,一是他的文学评论比较了得,有时他会在著名报刊上与某著名人物用文章互怼互嘲,一战天下闻,声名鹊起。用文章“吵架”可不得了,需要才情,需要名声,需要不顾一切的勇敢,更需要能够感染人的坦诚。我想,韩石山先生在这几方面大约都有过人之处。二是他的著作也不得了。《李健吾传》在文学圈里是重量级作品。李先生同样是从河东走出去的人物,运城人写运城人,自然多了几分情意,书的分量与成色是令人赞叹的。韩先生的作品还有《徐志摩传》等,影响也不小。三是他的书法颇有造诣,平时写作惯用竖格小笺,字体潇洒劲健,自成一格,无疑为他的形象与名望增了色。

我的长篇小说《青台》出版后,斗胆给远在北京的韩先生寄去一本,很快收到了他写在小笺上的简评,评中多有赞语。我理解那是一位前辈对后学的鼓励。很快收到了他快递来的一本新书——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这本书是韩先生近年出的一本散文集,光从书名就可以看到他的个性。当人们都在尽己所能用美好、文雅、高尚的词汇包装自己的作品时,他如此坦率豪爽地声称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我想,内心没有几分自信与定力,是不敢用这样的字眼作为书作的标题的。

看过书后才知,所谓卑劣的小人,是书中一篇散文的标题。文章记述了他当年从偏远山区的中学调至省作协,将要担任文学期刊的编辑时,密集而跌宕的心理活动。小人物对前途未卜的患得患失、筹谋策划,领导的坦荡、无私与支持,让他有些小小的自惭形秽,感觉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这样说来,书名的坦诚彰显了韩先生的良善与诚恳,他有自警自醒的自知之明,他知足知恩知进退,有些顽皮有些可爱。

书中收集的散文,多是韩先生不同时段的作品。前半部分多是他对当年的回忆,童年生活、亲情浸润。当然有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对家庭的影响。后半部分则多与文学创作有关,还收入了他当年的一些评论文章,看着确实过瘾,像檄文般文采横溢,纵横捭阖,没有相当的知识文化积累与思想逻辑,是难以写出这样的长文的。

我感兴趣的是他记述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字。那些文字中沉淀着他性格的形成,小时候聪颖过人,是学霸级的存在;上大学时,遇到贵人相助,成了班中屈指可数的幸运儿,走进了山西大学。值得韩先生骄傲的是,他当年俄语分数是99分,差一分满分。而他的字又写得令人叹赏,如果家族成分好些,他的理想是北大。由此可以想象他的自信来源。

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的影响,他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小县任中学教师。十几年的教师生涯,让他的性格更加单纯坦诚。好在他喜欢写作,并且慢慢崭露头角。青年时代的学养积累与现实困顿,给了他以后绚烂绽放的力量。于是有了以后特立独行的、与众不同的、才华横溢的韩石山。

看了他的书,才知韩先生本名叫韩安远,他后来自己改名为韩石山。个中意味读者朋友可以慢慢体味,而我从他的文章中所知道的是,韩先生生于临猗县临晋镇韩家场村。临晋过去可是响当当的县城所在地,现在的元代县衙还巍然屹立着。韩先生出生时,临晋还是县城,所以说,他是响当当的老县城人。文气与硬气是骨子里早就有的。

韩先生的散文,语言表达精准深刻,情感真切细腻感人,有时候幽默得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又凛然得让人肃然起敬。无论怎么说,他的文字是有个性的,有硬度,有力量的,就像他的名字,让人读起来会联想,看起来有向往。他,从文格到人格,都为文脉悠长、厚重的家乡运城,临猗临晋增了光。

还需要说明的是,临晋与我的家乡永济栲栳毗邻,也就是十来华里路。我们同属于厚重的塬上黄土高坡上的人,都比较朴实、坦率、诚恳。韩先生把书名起为《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我却觉得他是个敢说敢作敢担当的真君子。

《孟子·离娄上》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黄土地上长大的人,诚恳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心之所向的。韩石山先生有这样的特点与品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