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23
春节过后,面对飙升的体重,许多爱美人士会下定决心来减重,采取诸如不吃饭、吃减肥药、拼命运动等方法。但这些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不仅会损伤身体,还有可能越减越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日前来到健康中国“健康大家谈”直播间,针对公众关心的减重话题进行了权威解答,为大家介绍“春节过后,如何科学减重”。
01 掌握科学的减重原则
想要科学减重,可以遵循以下8个原则。
1.树立目标 建议将减少体重的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建议先立一个小目标:减去体重的5%!
2.行为改变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引起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因素。在进行体重管理前,需要评估行为习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行为方式干预包括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3.合理膳食 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减重者应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及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4.增加运动 推荐超重或肥胖者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5.心态平和 超重、肥胖及减重失败经历等因素,易增加减重者心理负担,并影响减重效果。减重者可加强心理干预,增强信心,缓解压力与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6.药物治疗 在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未达到治疗目标的,可考虑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并定期评估减重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7.减重手术 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BMI≥32.5且存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或BMI≥35的,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8.停滞期建议 在减重过程中,会出现静息代谢率降低,机体能量消耗降低。减重者可通过调整运动模式和运动量,调整膳食模式和能量摄入,促进体重继续降至目标值。
02 健康减重做到以下三点
1.营养素供能,要合理搭配。正常成年男性每日摄入总能量为2150千卡。正常成年女性每日摄入总能量为1800千卡。
减重期间,建议适当降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能量缺口不要超过800千卡。比如某成年女性,身高160厘米,体重60千克,每日需要的三大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270克、蛋白质70克、脂肪50克,总能量1800千卡左右。如果她需要减重到55千克,每天三大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建议为碳水化合物180克、蛋白质65克、脂肪35克,总能量1300千卡左右。
2.食物多样性,粗细搭配。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尽量做到主食种类多样化,例如多吃全谷物、杂豆和薯类,使营养更丰富。
3.食不过量,吃动平衡。吃和动都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并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均衡饮食讲究食物多样,以谷物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奶类、大豆,并且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烹饪时,建议限制油、盐和糖的使用。
03 如何保持减重的“战果”
大家瘦下来后,想要保持体重不反弹,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坚持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减重期间,坚持做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肌肉含量,长期的有氧运动可帮助消耗能量,从而维持了身体的代谢能力。减重期间,坚持力量训练有塑形燃脂的效果,能够帮减重者塑造好看的身材曲线。
2.坚持三餐科学饮食。三餐按时进食能让身体得到营养补充,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不要刻意去节食或绝食。长时间低能量(低于身体基础代谢能量)摄入,会让肌肉有所流失,降低身体的代谢能力,导致身体变成易胖体质。一日三餐要按时吃,保证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正常摄入。饮食原则可采取三分主食和肉类,七分蔬菜和水果,多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以及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即可。
3.尽量早睡,避免熬夜。坚持早睡可以加快身体的代谢能力,充足的睡眠对于保证内分泌正常是很有帮助的,有利于提高身体的运转能力,加快减重的速度,还可以让你保持精神和活力。
4.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多喝水能够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提高身体的血液循环,让身体各项机能有所提升。在饭前喝一杯温水,能有效提高饱腹感,降低食欲,从而控制能量的摄入。
5.保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减肥成功的关键。如果总是抱怨减肥速度太慢,经常尝试一些所谓的高效减肥方法,最后不仅没有瘦下来,身体反而出现了健康问题。因此,减肥时保持平常心太重要了。
6.保持自律的生活习惯。这里所说的自律不只是习惯,还有个人的生活作风、行为以及自我管理。
(《健康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