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沉香:走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22

许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有之。结绳而治的年代,人类是否使用香料,我们也不太清楚。但先秦时期,《诗经》中有“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关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伯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之语。“荇菜”“萱草”“艾”都是植物,都开花,花朵都有香味。此外,《伯兮》中还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膏沐”是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现代人称“护发素”。

孔夫子曾教导学生:“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夫子的意思是,人小时候多读《诗经》,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最起码可以知道很多植物的名字。

《楚辞》中也出现了几十种香草、香木的名称,如白芷、泽兰、木兰、椒、桂花等。

今天爱美女性所用的化妆品,包括香水,多为化工厂所制,有化学成分。但古代没有,古人所用之香,无非植物的自然之香。

自然之中,香料甚多,哪一种为上品呢?沉香为最。

盛唐时期,香风四溢。宋《太平广记》内容广博,记载了关于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的诸多逸闻轶事。唐贞观五年,唐太宗召见冼夫人之孙、高州首领冯盎。冯盎借机进贡沉香给唐太宗。唐太宗问冯盎:“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

冼夫人,名百合,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冼夫人身历梁、陈、隋三朝,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梁朝至清朝都先后给予她册封和追谥。

史料记载,梁武帝特别喜欢冼夫人进贡的沉香,并悟出一套闻香养生之道。冯智戴(冼夫人之曾孙)在担任隋炀帝侍卫军官时,曾进贡沉香给隋炀帝,一时间,皇宫燃起的香烟,香遍京城。电白沉香,自古闻名。在古代,沉香多是达官显贵的“专利”,一般百姓用不起。如今,一缕香飘入寻常百姓家,一盏香炉,香风散淡,读书品茗,优哉游哉。

(《光明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