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板栗有“干果之王”美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28

□郭冠荣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果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核黄素,中医认为板栗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止血消肿,对人体的滋补功效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相媲美,故又称“肾之果”。北京市密云区山多地广,所产板栗个大饱满,油润亮泽,香甜软糯,堪称板栗中的佳品。

板栗是我国栽培较早的果树之一,在密云更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礼记》《论语》《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三国时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味长,他方者悉不及也。”

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设五郡,渔阳郡为新设的五郡之一,郡址位于密云统军庄村南边的南城子,此为密云地区行政建置最早的记载。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密云时属燕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密云地区有二百余株三四百年以上树龄的板栗树,依然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密云县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密云县有栗树6718株。其实,密云到底有多少株板栗树,恐怕没人说得清。有人家的地方有,人迹罕见的地方也有,荒山野岭,河套平原,长城内外,栗花香遍。

密云区已建成环密云水库的板栗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占北京市板栗种植总面积62万亩的近一半,年产优质板栗1300万公斤,居北京各区首位。2004年,密云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板栗之乡”荣誉称号。 (《北京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