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长城是屏障更是和平的向往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25

□张青仁

两万多公里的长城连接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地区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缮后,明朝修建的长城奠定了今天北京长城的基本形态。长城从山海关一路向西,经平谷的将军关进入北京市域,它仿佛一弯明亮的新月,将北京北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与西部的门头沟等6个区串联起来。

和其他省份相比,北京境内的长城并不算长。573公里的北京长城甚至不足整个长城的二十分之一。这段并不算长的长城,却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原因在于,这一段长城,有着直接拱卫京师的重要地位。历代王朝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坚固的长城外,更在沿途密集地修建城关,派出大量的将士驻守。这些驻边的将士们,世世代代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在守卫边关的同时,创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在修筑长城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长城沿线的民众与不同政权,都默契地将长城视为彼此之间的界限。长城的修建,不只是为了抵御战乱,更表达着长城内外的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与共识。

矗立在这山水之间的巍峨长城,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屏障,是区隔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边界,更是长城内外各个民族都认同的和平与安宁的象征。 (《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