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七级小学:农村学校的新教育实践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1-21

记者 李宏伟

七级小学开展手鼓社团活动。李宏伟 摄

“孩子在这里我很放心。以前看到村里人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自己也心动,但是现在七级小学的条件不比城里差,孩子在学校还学会了非洲鼓表演……”说起自己的感受,临猗县七级小学的一名学生家长郝晓先给学校打满分。

地处临猗县西南一隅的七级镇是传统农业乡镇,近年来,随着该镇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增多,尤其是外出开饭店的村民增多,孩子们也成了南去北往的“小候鸟”,北到内蒙古、河北、北京,南到广东、浙江等地,许多地方都有七级老乡的身影,孩子们也成了当地学校的“外乡客”。随着临猗县以新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农村学校——七级小学也在这股大潮中逐渐发展起来,有了自身的特色和亮点,成了当地群众满意的学校,在外的一些学生也逐渐开始回流,该校也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

七级小学是一所半封闭型寄宿制公立完全小学。去年上任的校长张平旺以“办好人民满意校”为目标,积极引导全体师生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带领全体师生迈步于新教育的征途中。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该校以阅读为先,营造书香校园。每天早上7点,学生们就开始了晨诵活动,国学美文、经典诗词、英语短文的朗读声声声悦耳,书香气息溢满校园;下午1点半,校园广播动听的音乐提示后,午读活动开始了,各班学生平心静气地坐在教室里认真阅读;晚上7点,孩子们会静心凝神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反思,想想、说说、写写甚至画画自己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这是该校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阅读活动。这项活动让孩子们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了个人的品德,让孩子们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上,该校有实招——提质增效,构建理想课堂。在“双减”政策落地中,该校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力,做好文章。该校要求教师在备研基础上,结合本班学情确定属于自己的教学案,依据教学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竭力构建本土理想课堂。如,语文组教师团结一致,群智群策把学科学习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深度融合开展课堂教学,收获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好的成果。

在课后活动上,该校有特色——社团出彩,丰富校园文化。该校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成立了非洲鼓、舞蹈、掐丝发廊、写字、葫芦丝、英语口语、刺绣、简笔画、手指画、蓬蓬球10个社团,社团活动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耐心指导下有序开展。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了许多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特长。

已是下午4点多,记者在该校看到,操场上篮球班学生在练习篮球,兴趣班的孩子在大楼前排练非洲鼓,在美术教室里美术班的学生正在学习素描……整个学校里,孩子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老师们在一旁进行着指导。在校门口,一些走读学生的家长在等孩子,他们透过校门欣慰地看着,不时热烈地讨论着……

“七级小学正迈步于新教育征途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人,我们会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定走好新教育之路,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勇毅前行。”张平旺自信地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