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托”出沃野新气象

——临猗县星凯农机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侧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1-14

记者 雷登攀 通讯员 范小艳 闫豪杰

临猗县星凯农机合作社位于孙吉镇西里村。近年来,该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模式,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达到了合作社和农户双赢的目标,综合改革改出了新模式,土地托管“托”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气象。

“组织+政策”双保障

确保“托得稳”

孙吉镇是当地有名的“蛋糕之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镇近6万人有一半在外经商做蛋糕,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洗脚离田”,致使大面积良田无人耕种。2012年,回乡青年茹星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决定在自有十多台农机的基础上,联合本镇20多个村的农机手成立星凯农机合作社,全面整合零碎分散耕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合作社成立之初,他一边坚持为广大农户服务,一边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但由于一些村民思想认识不一致,对土地流转持等待观望态度,且由于流转土地分散等原因影响,致使经济效益不佳,合作社一度走进发展的“死胡同”。

2018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一次“新型农民培训班”后,茹星凯受到启发。他利用合作社拥有大量大型农机具,且有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经验的优势,很快形成了“合作社操作运行+农户”土地托管服务格局,使多数不愿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村民欣然接受了“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生事物。

“从开始的不认可,到慢慢接受托管服务,再到现在的家家户户热捧,我们现在一年四季都很忙。”茹星凯介绍说。

“面积+农户”双增长

确保“托得广”

64岁的张永民是孙吉镇南赵村人,家有30亩土地,以往一到春种秋收就发愁。儿子媳妇都在外地工作,以前农忙的时候还得请假回家收种,十分不便。

“现在轻松了,星凯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以及收割、旋耕、播种,一年下来一亩小麦收入至少增收200多元,种了快一辈子地了,没想到自己也能当甩手掌柜!”张永民高兴地说。

正是得益于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孙吉镇广大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同,通过土地集中整理、统一耕作等方式,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让农户真正受益。

2020年以来,该合作社实行“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对土地全程托管的农户,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受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采取统一整合农机资源,开展集约、高效的机械化服务,对有单一需求的小农户实行碎片化,以及有针对性的农机、农事服务,通过这种灵活的机制,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较好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形成稳固的服务市场,和农户共签订托管合同300份,托管土地达5万亩,托管农户遍布全镇40多个村。

“技术+服务”双提升

确保“托得好”

农业机械好不好,决定服务优不优。

去年,星凯合作社又不断加强生产装备更新,提升技术水平,鼓励合作社所有成员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两年多来,该合作社不仅更新换代了拖拉机旋耕播种机、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新型农业机械90余台(套),还开展了秸秆还田、秸秆打捆、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水肥一体化、粮食烘干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减轻了护林防火压力,又能恢复和增加地力,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生态环保,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在搞好服务的同时,星凯合作社还大力培养农业人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围绕高产粮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修理、果树栽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该合作社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培训新型农民500余人。推进线上培育人才,利用农业科技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组织学员开展在线学习,提升合作社成员的专业技能,使合作社能够开展农资、深松、耕翻、播种、植保无人机、收割、烘干等全程优质服务,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优质高效”服务成为合作社的金字招牌。

土地托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将更多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