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心中装百姓 肩上扛责任

——读苏风屏《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民情日志)摘选》感言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2-07

■裴海涛

乡村,一个亲切、温暖又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阅历、共同心结、共同情怀和共同家园!

退居龙城,三孙绕膝,闲云野鹤,疏于动笔。忽一日文友风屏来电,告知新书《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民情日志)摘选》(以下简称《民情日志》)出版了,不日寄来。风屏说:“我还记得,当初你鼓励我下乡多写多记,写出调研报告。这也算我交的作业吧,请老师批阅。”一页一页翻阅着四十余万字的满是墨香的《民情日志》,感动二字已难以承载它的分量,我是深深地被感染,被打动了。

1949年,随着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向北平挺进,他将此次转移称为“进京赶考”。

事实证明,这场“赶考”是成功的。时至今日,“赶考精神”依旧具有伟大的意义,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回忆,“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亘古未有的壮举,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同样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次赶考。

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不同时期也曾有着不同时期的赶考,考卷不同,答案也不一样。

《民情日志》以扶贫工作时间为经,人物故事为纬,心理描写、细节把握得当,文笔大开大合又朴实细腻。作者以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的独特视角,用心记录了一个编辑、编审、女作家、党员干部,在这场大考面前的担当精神、为民情怀,以及务实干事担事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战中,苏风屏倾其心血,满怀深情,用四十余万字的《民情日志》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当文联领导把碾道村脱贫攻坚的担子压在苏风屏肩上的那一刻,作为一个为妻为母的女同志,完全有理由推脱,但是她没有。当乘车去那平陆不平沟三千的村落报到的路上,她肚子里翻江倒海,几次下车蹲在路边大吐不止的时候,也有理由半途而返,但是她没有。夜晚来临,当一个人远离闹市住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脱贫攻坚办公室,夜里三四点钟被外面的不知什么鸟的叫声吵醒,吓得再也不敢合眼的瞬间,她想哭想喊想退却,但是她没有……

她有的是坚守和坚持,初心不改,责任在肩。2015年被派驻平陆县坡底乡碾道村扶贫,2016年被评为平陆县优秀农村第一书记,2017年第一届顺利结束后,2018年竟然再次重返扶贫岗位……这中间,有一种情怀,一种责任,更有一种担当。

在扶贫的日子里,每每联系,风屏口口声称我们村长我们村短,她已经不自觉地把自己定格在了碾道村。为碾道村修路引水四处奔走呼吁,上微信玩抖音转发朋友圈,变着法儿推销村里的农副产品。

为了“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体味群众疾苦,植根于民,她从办公室搬出来,住到老百姓家中,去坐老百姓的“热板凳”,去钻老百姓的“矛盾窝”,去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去算老百姓的“生活账”。心中装着百姓,脚下沾满泥土,肩上扛起责任,以实干促实绩,开拓扶贫工作新局面。

《民情日志》里同时记录和塑造了在脱贫攻坚战中,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和各行各业扶贫干部这许多个体组成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群像。眼泪与欢笑交织,付出与收获并存。在这场战役中,全国上上下下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默默无闻地奋斗奉献在扶贫第一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借此《民情日志》读后感言,我想对所有驻村帮扶干部们说: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将会永远铭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