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 奋力创建芮城公园城市

芮城“四步走”创建公园城市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1-02

生态芮城 阔步前行

创建公园城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出来就像在自己的花园里一样”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大公园、小游园、小绿地、小体育场等建设力度,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享有更加宜居的环境、更有品质的生活”要求的实际行动,更是芮城县以“生态固本、业态增效”为根本遵循,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

诗意小城 美景如画

从2010年开始,芮城县就开始推进“公园县城”相关规划。芮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题,以“生态固本,业态增效”为基本方略,紧紧围绕“1285”发展战略和“两园四区”战略定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园,全面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和节能化、高效化,推进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延续和利用城市山、水、城、林等自然生态骨架特征,扩展城市园林绿地规模,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与档次,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新模式,全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享的“大美芮城”城市形象。

推窗见绿 出门是园

芮城县提出“四步走”战略,着力创建公园城市。第一步,2021年到2025年,坚持“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策略、一园一特色”的原则,高标准建成13个城市公园,使公园城市特点初步呈现,全面建成国家园林县城。其中,永乐公园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以旅游、休闲、娱乐、健身和书画临摹创作为主线,以永乐宫、文化创意园、城北公园为载体,打造城北文旅休闲中心;生态公园以生态治理为主题,以污水处理厂为依托,充分利用西垆沟地势特点,打造具有黄河风情的湿地生态公园;体育公园以全民健身为主题,以篮球馆、游泳馆、档案馆、人民之家、城北公园为依托,统筹现有资源,全盘升级改造,打造全民健身中心;城隍庙公园以依法治县为主题,以《民法典》为主线,深挖“城隍文化”,打造法治公园;寿圣公园以德孝文化为主题,以德孝公园为载体,充分展现芮城县道德模范、先进人物、“芮城好人”等先进典型的时代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公园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芮中、职中、三中、七一小学为重点,围绕军训科目打造,凝聚爱国卫国强大力量;学府公园以卫生健康为主题,积极开展全民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打造健康标识景致、健康指标景致,引导全民健身活动;党建公园以党建文化为主题,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力量,把公园打造成党建工作的窗口、红色教育的平台;平安公园以廉政文化为主题,打造公园式廉政教育基地;洞宾公园以统战文化为主题,以洞宾公园为中心,向南辐射芮翔路、华泰路,向北辐射华泰北路、一级路,向东辐射城东新区,打造东部城区休闲健身中心地带;英烈公园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以纪念林、纪念广场、纪念碑、碑林、烈士墓区五部分为主要内容,依托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祭奠烈士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打造缅怀英雄、追思烈士的主阵地;芮翔公园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芮翔路为中心,向南辐射黄河景观大道,向北辐射一级路,向东辐射机场大道,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带状公园;农耕文化主题公园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10个乡镇为主体,展现芮城县农民、农村、农业的生态气息。第二步,2026年到2030年,高标准新建3座城市公园,使城区公园总数达到16个,完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使公园城市特点更加显明。第三步,2031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新模式。第四步,2036年到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享的“大美芮城”城市形象。

国防公园 军民同乐

创建公园城市共涵盖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市政设施六大体系16条具体指标,芮城县成立创建公园城市领导组,分别明确了包联领导、包联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各乡镇的职责。

芮城县以全域性、均衡性、功能化、景观化和特色化为原则,统筹布局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多种类型公园,构建区域公园、城镇公园、乡村公园等多类型公园,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让市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

法治公园 弘扬法治

市民心语

这里是美好生活的缩影

薛万合

这几年,芮城公园建设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好。近日,又一座大公园——永乐公园正式开园迎客。昨天我去一看,已经是游人如织了。

退休后,我的生活圈子收缩得很小。每天读书看报、练字作画,而坚持得最好的是到公园散步。随着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喜欢在公园里散步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有晨读赏花的、有跳舞做操的、有划船戏水的、有健步行走的、有K歌练嗓的、有跳绳甩鞭的……各有所爱,其乐融融。

在水上公园我遇到了退休的陈先生,他说:“早上来这里转转,空气真好哩!”在中心公园我望见了李老师,他说:“中午来这里遛遛弯,鸟语那个花香哟!”在城隍庙广场我看见了尉老师,他说:“晩上来这儿看节目吧,我帮你把凳子准备好。”今天在永乐公园,我又碰上了任先生,他说:“我就知道你要来,早早在这里等着了。”哈哈,真是好山好水好兴致,好天好地好人多呀!

新时期新观念,新景象新境界。我们坐在一起感叹芮城的变化,共同想起那首歌来:“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沐浴朝阳 舞动幸福

城市建设的“芮城智慧”

邱希占

创建公园城市,可以说是芮城县创建文明城市的又一重要举措。公园城市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大餐”,是一个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的“生态福利”,是一个需要全县人民齐心协力的长期性、系统性绿色工程。

近年来,芮城县委、县政府围绕文明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以“工匠精神”,全面打造“绿色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每周二上午上班后,机关干部臂戴红袖章,拿上清扫工具,走上街头到所包区域打扫卫生、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维护交通秩序、清理街头“牛皮癣”,已形成了一种不需要电话通知、不需要发文件的自觉行动,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芮城现象”“芮城特色”,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创建公园城市,使芮城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更有宜居环境、品质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一幅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将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为创建公园城市这一文明县城建设的特色举措点赞!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