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活的文物 新的光彩

​ ——对话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所长、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9-19

记者 赵卓菁 游映霞 见习记者 牛嘉荣

以现代化的声像技术采集数据,实创AR立体化场景,解州关帝庙文物数字化保护时代已经全面开启。

用高科技仪器采集文物浮尘样本,分析综合数据,为文物除尘修复提供技术支撑,解州关帝庙文物科技化助力文物事业迈入全新阶段。

以深入挖掘关公文化内涵为目标,通过广泛拓展关公文化交流,组建关公文化专家队伍,关公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有了质的提升。

自2020年5月体制机制改革至今,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和关公文化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强化文物保护和弘扬关公忠义文化为抓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提高文物活化利用,研究、阐发、传承、弘扬关公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文物保护,科技助力

用柔软的羊毛刷为室内塑像除尘,用皮囊吹走文物表面的灰尘,用棕榈刷清理户外铁艺上的尘土和鸟雀粪便等……由于文物所处空间和本身材质差别,不同的文物有独特的除尘工具和手法,这是解州关帝庙文物工作者近年来延续并细化升级的原始文保方法。

关帝庙内崇宁殿南侧的明代铸铁焚表炉,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和高温再冷却的季节变化,加上庙内室外文物表面动物粪便的附着,如果不定期清洁修复的话,铸铁类文物就会生锈、损坏,慢慢剥落。”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所长、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说。

自体制改革后,关帝庙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庙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除尘工作从未间断,大规模的深度除尘工作由原来的一年一次增为两次。“我们坚持每年对古建房顶进行打扫,确保屋顶的瓦面完整。一个种子生根发芽要比人为破坏大得多,经过一年雨水侵蚀,尘土累积厚厚一层,极易形成植物的生长条件。所以在秋冬及冬春交际,工作人员要把建筑物顶的尘土和萌出的杂草清扫干净,再把破损的瓦面进行修复或替换。”傅文元说,体制改革后,他们从文物管理科、展览陈列部、安全科抽调了一批人员专门负责除尘保护工作,增强了文物修缮队伍的力量。

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同时,文物除尘的科技手段也在不断创新。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目前正在启动文物本体安全监测新技术,利用高科技采集文物表面尘土样本,化验成分后再做相应专业除尘修复工作。“需要和相关大学、研究所对接,找到更适合我们庙内多木制建筑、铁器的平台,聘请专业清理公司,处理高空作业,把附着在高空建筑物结构上的物质清理修复。预计半年时间把解州关帝庙和常平关帝庙的修复工作完成。”傅文元介绍道。

解州关帝庙古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工程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时代也全面开启。解州关帝庙壁画数字化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自去年5月启动,相关数据已采集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加工制作。常平家庙的数字化采集和利用工作预计今年年底结束。基础数据采集和加工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实现AR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模拟实景化展示,让观者身临其境。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性日常养护工作和科技化工作的同时,关帝庙相关人员全面落实安防、消防和防雷三防工作要求,启动智慧安全建设。今年以来,关帝庙完成庙内所有古树名木保护的支撑保护、拉线加固、围栏加固工程;启动了馆藏书画修复项目和琉璃四龙影壁修复工程等。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专门聘请专家指导文物本体的日常保护工作。大型修缮则邀请国家以及省一级的专业团队。“从2020年起,四龙影壁倾斜度每年都在增加,我们请专家论证,拿出修缮方案,省博物院专业团队目前已经来修复过几次庙内文物。”傅文元表示,“要利用三五年时间把馆藏文物进行修复展示。站在全世界关公文化的制高点,充分展示我们关公故里关圣文化的底蕴。”

文化传承,步履不停

2020年12月,关公文化研究院通过全球连线,同马来西亚联合主持召开了“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主委会联谊会议”,充分发挥关帝祖庙“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关公文化在海峡两岸三地、海内外华人华侨乃至世界各族人民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对关帝庙文管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解州关帝庙依托独特的历史资源禀赋,新成立的关公文化研究院盘活用好历史文物资源,利用文物资源展示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蹚出一条具有运城特色的文物活化利用、文化多元表达、文化生命力激活的全新道路。可以说,关公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傅文元认为,关公文化在新时代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关公文化新业态,讲好关公故事,更好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由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解州关帝庙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以及杭州朱古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动漫电影《武圣关公》上映,该片以奇幻的形式再现关公封圣显灵的神话传说。“《武圣关公》能够在新时代哺育关公文化新风。”

傅文元说,“关公文化赋予动画电影《武圣关公》独特的魅力,激发了孩子们的深层共鸣。该片播出后,孩子们自发在校内阅读关公科普读物,参加解州关帝庙关公研学活动也更加积极。”

解州关帝庙所打造的研学项目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涵,以明清历史古建筑等为特色,遵循“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的原则,全方位展示关圣古建筑群的文物历史价值和关公的忠义仁勇文化。通过参加研学活动,学生们近距离感悟关公文化,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据悉,今年暑假期间,关帝庙接待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近3000余人,7月还被授牌“运城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为扩大海外影响力,解州关帝庙着力推进“关圣文化史迹”和“关公信俗”双申遗工作。傅文元表示,每年海内外都有几十万关公信众来到解州关帝庙拜谒,双申遗工作对激发关公信众对运城的向往、研究传承关公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公文化发展,我们把关公文化做大做强,提供高质量的关公文化供给,打造属于运城的关公文化特色品牌。”傅文元说。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关公文化研究院引进高校人才,创办关公学堂,发挥研学教育基地作用,设立校企联盟博士工作站和校校联盟工作站,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开展文物修缮、数字化保护等研究课题。在即将到来的第32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上,解州关帝庙文化研究院与运城学院共同承办的“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文明’”论文集已出校稿。

人才是夯实关公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的基础。目前,关公文化研究院不断壮大关公文化研究的队伍和力量,拟聘请国内外关公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15位。通过政府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招聘了3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史(历史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在傅文元的指导下,新生的关帝文化研究队伍已开始着手编纂解州关帝庙志丛书。

关公文化是时代的,更是大众的,关公文化研究院在活态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了丰润多元的文化创新实践,推进了创新活化利用。傅文元说:“要在代代守护、勇于创新中,让关公文化赓续不绝,让一代代人的使命延续下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