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定格红旗升起的历史瞬间

——油画《攻占总统府》鉴赏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31

1949年4月20日,约70万国民党军队建立的长江防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摧毁,南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越过长江天堑,势如破竹,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及长江以南发起攻击。4月23日,南京宣告解放。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一部攻占国民党总统府。解放军战士迅速登上总统府楼顶,把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升起。至此,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宣告灭亡,而一个代表人民的新政权即将诞生。1977年,陈逸飞、魏景山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馆陈列创作了油画《攻占总统府》。

油画《攻占总统府》气势磅礴,以全景式构图展现了宏大的场面。总统府门楼上的石阶与旗杆形成了倒T字形结构。仔细看,总统府门楼略微倾斜,预示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摇摇欲坠,即将覆灭。旗杆直冲云霄,预示着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画作中的群体人物采用三角金字塔式稳定构图,构图视平线较高,为观者呈现了“鸟瞰山河、纵观历史”的超越视角。处在画面中心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练战士正挥臂展开红旗,将红旗升上高空。空中飘扬的红旗鲜艳夺目,被弃于石阶上的青天白日旗则破落暗淡,这一组视觉对照加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指挥员伸出戴着手表的手腕,为的是记住这一个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而司号员已记不清吹过多少次胜利的号角,他激动地脱下军帽,目不转睛地向红旗,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处在画面最前方的小战士双手紧握步枪,昂首挺立,威武地向红旗行注目礼。画面右方的战士额头还留着昔日出生入死的弹片伤痕,抑制不住胜利的心情回头召唤同伴。

油画《攻占总统府》采用浪漫主义手法,为了展现整个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艰辛,画家特意在门楼上画了累累弹孔,并以浓烟滚滚的南京城作为背景。此外,画家还通过色调上的鲜明对比,描绘了截然相反的新旧两个世界,前景门楼上像一个刚刚拉开帷幕的舞台,光线充足,色彩饱满,人物生动,而背景则采用阴沉灰暗的色调。远处的建筑都像蒙上了一层尘埃,没入历史的深处。

陈逸飞是著名的油画家和文化实业家,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周庄》等知名油画。魏景山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后成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专职画家,其间他与陈逸飞完成合作经典油画作品《开路先锋》和《攻占总统府》,并创作出《瞿秋白》等具有时代影响力的画作。

在接到创作任务后,陈逸飞和魏景山先后采访了几十位参加过南京解放战争的中高级军官,在深入思考后,他们把构图设计为一群战士冲上南京“总统府”门楼,即将升起革命红旗的一瞬间。但是,凌空俯视的构图给实际写生带来了难度,两位画家想出了用小比例雕塑的解决方法。他们制作了一组组人物小雕像,在俯瞰视角下调整人物姿势、位置,观察构图效果,揣摩人物与建筑物的比例。在创作过程中,为符合绘画中人物的身份,前方拿枪的部队小战士,指挥员戴的手表,解放军使用的枪械、道具,都是从电影制片厂借用的。两位画家在上海一座古旧的尖塔教堂里,设立了工作室,在狭小闷热的空间里完成《攻占总统府》的创作,将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定格在历史瞬间,展现了腐朽旧政权的覆灭和新生政权的开始。

(本报记者游映霞根据央视纪录片相关内容整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