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刘太保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31

■张引太 王长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潜伏》《伪装者》《绝密使命》《谍战》《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电视剧在全国掀起又一轮热播,引发无数人对战争年代打入敌人内部我党特殊工作者的崇拜和敬仰。然而,就连许多闻喜人都不知道,闻喜县历史上也有一位“潜伏”者,他叫刘太保,曾担任闻喜县第五届政协委员、闻喜县首届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席、闻喜县消协常务理事等职务。红色人物传记《风雨兼程——刘太保传奇人生》一书付梓,才将他在隐蔽战线上的事迹首次公开。

闻喜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厚,建党初期,席荆山、柴泽民等成立多个抗日武装组织,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西社村青年农民刘太保便是其中一位,他加入游击队后,机智多谋,作战勇敢,多次立功。抗战胜利后,他受党组织派遣,打入阎顽陆军暂编44师政治部任少校干事,太原解放时,策反团长杨永和率团起义。他“打入敌营三年半”“隐藏功绩六十年”,演绎了一曲险象环生的谍战情缘。

参加抗日游击队,英勇作战打冲锋

刘太保,1919年农历三月九日出生于闻喜县桐城镇西社村。

1937年9月,18岁的刘太保参加闻喜县抗日游击队,多次对日作战。1938年3月,刘太保参加了核桃耙伏击战,在游击队准备袭击闻喜火车站前,刘太保利用家居闻喜县城、熟悉县城地理环境的条件,先行进城侦察敌情,了解火车站敌军情况,后又绘制了车站周边环境图,为游击队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参考。在攻打火车站战斗中,他奋勇冲锋,勇敢作战,重创了闻喜火车站的日伪驻军。1938年7月上旬,刘太保跟随柴泽民北上北垣丰乐庄村,同游击队队员共同歼灭了作恶多端的阎化涛土匪队伍,为人民除去一害。在闻喜游击队期间,当卢定云在上庄村打死游击队二中队队长曹孟孝,胁迫游击队队员跟随他拉走队伍时,刘太保临危挺身而出,保护了班长路同普和沈玉香、沈小块、赵筱峰三名女队员。

1938年11月,19岁的刘太保由李海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陕西青训班学习,212旅获战斗英雄称号

1938年10月,闻喜县抗日游击支队前往夏县韩家岭,编入晋豫边八路军游击队第七大队,嘉康杰任第七大队大队长。其间,受党组织派遣,刘太保同李华民、王建基等一行六人赶赴陕西延安学习。到西安后,他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安排下,到泾阳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

实施战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是“青训班”的一贯方针。青训班遵循此方针,依据战时需要,开设了基本政治常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际、抗日军事问题等课程,并且依据当时青年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开展政治教育、军事教育。“青训班”坚持工作与教育相结合的路线,把学习抗战本领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同课外社会实践相联系,在短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历经三个多月的学习后,刘太保返回战地,参加了孙定国的新军212旅,任55团2营5连政治指导员。在212旅期间,刘太保参加过多次对敌作战。

1939年8月的一天,接到孙定国命令,55团2营代教导员刘太保率2营以及秦瑞芝营长率领的第三营,在猗氏县大阎村设伏,伏击日军运输军车,烧毁敌汽车3辆,歼灭日军50余人,缴获了大批被服和武器弹药。战斗结束后刘太保被评为战斗英雄。

1939年12月,刘太保参加了212旅围歼阎顽军39团的战斗,在荣河县回龙村歼敌200多人,俘敌600多人,缴获机枪20挺,步枪500多支,子弹万余发。团长蔡庆山也被淹死在黄河里。在这次战斗中,刘太保率5连战士猛冲猛打,冲锋在前,歼灭了大量敌人。他一人就缴获了敌人37支步枪,被评为战斗英雄。

1944年,侯马铁道办公室(党的秘密组织)傅懋惠、曹斌等五位同志到新绛城执行任务时,由于坏人告密,日伪军立即封闭了城门,全城搜查我党地下人员,曹、傅五位同志被困,无法出城。紧急关头,他们找到在新绛工作的刘太保,向他说明情况。刘太保立刻把曹、傅五位同志带到牛肋巷1号他家的阁楼上藏了起来。五位同志在那里待了五天五夜,直到第六天城门打开,才被刘太保安全送出城,躲过了一劫。

奉命打入阎军,营救数十名干部群众

1945年11月,刘太保受侯马铁道办公室党的地下活动点负责人曹斌、傅懋惠等派遣,借助亲戚文德政担任阎军44师政治部主任的条件,打入阎军内部,做瓦解和鼓动工作。

刘太保借在阎军任职的有利条件,1946年至1948年三年时间,营救过数十名党员、干部、民兵及家属。

1946年夏征期间,介休县游击队医官、共产党员侯中和被阎顽军抓捕。审讯中,侯中和坚贞不屈,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也不承认自己是游击队的医官。时任阎军44师1团1连上尉指导员的刘太保发现侯中和的案卷中,有对侯中和不利的记载,于是他利用与审讯官郭纯段的私人交情,借宴请灌醉了郭纯段,私改了案卷有关内容。后又受连长杨永和之托,他到师部找主任文德政疏通关系,要求释放侯中和。由于缺少实据,又加之刘太保和杨永和共同努力,杨汉成、武相华、武相荣三人具保候审,侯中和终得释放。侯中和在新中国成立后任介休县人民医院院长,被选为人代会代表、县人委委员,后担任介休县政协副主席。

1947年刘太保在平遥县朱坑村救下了朱坑村地下党员孔昭仁和小龄民兵裴运权。

1947年腊月,临近年关,一支阎军从汾阳县裴会村抓捕了三十多名革命干部、民兵及其家属,裴会村数人被当场打死,其余二十多人被带到平遥县城,交由阎军44师1团3营看管。副营长刘太保找到营长杨永和了解情况后,以不给关押人员拨粮款、影响官民生活为说辞,动员杨永和放了他们。杨永和对关押群众简单审讯后,与下属连长们商量,以查无实据、属错抓为由,委派刘太保去团师汇报请示,释放了所抓全部人员。

其间,刘杨二人联手,还释放了被抓的宁固村一名民兵和石屯村一名妇女干部。

刘太保先后释放、营救数十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人告发到阎锡山“铁军会”,说他通共。“阎铁军基干”把刘太保关押到万柏林“铁训会”47天,不但严刑审讯,甚至将他押赴刑场陪绑。刘太保坚贞不屈、不予承认,后来还是杨永和联络文德政、杨栖凤、李明高、董贵林等6名师级军官作保,才获释放回。

机枪连阵前起义,杨永和率团投诚

1948年10月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战役打响。1949年3月,刘太保时任机枪连连长,杨永和时任四十九师三团团长,二人一同受命防守双塔寺地区。此前,刘太保和杨永和交谊甚好,常一起交流思想,互换心事,对国民党反动派违背“双十协定”精神,坚持反共内战极为反感,也看清了共产党必胜、蒋阎反动派必败的前景,二人政治倾向逐渐趋向一致:不做蒋阎反动派的殉葬品,选择适当时机起义,投向光明,投向解放军。刘太保瓦解顽军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反内战、向和平”成为所属部队广大官兵的一致倾向。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发动对双塔寺的攻击,防守双塔寺前沿阵地的刘太保机枪连一枪未发,把机枪扔到战壕外,阵前起义。其后,刘太保又做向导,引解放军突击队从暗道向阎军碉堡靠近,解放军战士顺利炸掉火力密集的碉堡。团长杨永和也下达了命令:“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在解放军大军进攻时,杨永和部未发一枪一弹,全团阵前投诚。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加之刘太保机枪连阵前起义,杨永和率三团官兵阵前投诚,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双塔寺要塞土崩瓦解,敌军575人被击毙,4408人被俘,四十三军军长、防卫太原东南区总指挥刘效增在永柞寺西房被俘。

刘太保、杨永和为太原解放立下殊功。

公安政保三十年,隐蔽战线一典范

1955年3月,在外闯荡多年的刘太保回到了闻喜老家。

当年,晋南专区公安处安排刘太保在闻喜公安局,以农民身份搞政保工作。政保部门是保卫闻喜安全、国家安全的部门,不仅要掌握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保卫国家情况,还要掌握敌情动态,要随时掌握原国民党“军警宪特”人员的动向动态。因为这个部门工作任务特殊,从事政保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都是严格保密的,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所以除了公安相关部门的人了解,外界对此一无所知。刘太保在公安政保部门一干就是三十年,从未向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透露过一个字。其在世时,家人儿女只知道他和公安局的人有来往,但其具体干了些什么,之间的关系,一概不知。

刘太保的真实身份不为人了解,人们都知道他在阎锡山军队干过,后来竟被人误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扣上了“历史反革命帽子”。

1979年10月24日,闻喜县公安局下达“闻公纠错第47号文件”,文件称“刘太保……被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经我局审查,报县委批准,属于错戴。予以纠正。”1980年2月9日,闻喜县革命委员会又下发《关于邵汝霖家庭成分的批复》给五七公社:“经县政策落实领导小组一九八〇年二月九日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你公社对西社大队社员邵汝霖家庭纠正为中农成分的决定,同时撤销邵汝霖生前的地主分子帽子,特宣布执行。”(邵汝霖系刘太保母亲)

真相终于大白,多年来压在刘家人头上的两块石板终于给掀掉了,刘太保一家终于云开雾散,重见光明。刘太保又继续在公安政保部门这一隐蔽战线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为党工作着,直至晚年。

2007年农历三月九日,刘太保走完了他89岁的人生。

原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孙彦学说:“刘太保同志几十年在隐蔽战线上,一直配合协助闻喜县公安局的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怨无悔,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和贡献……可谓公安隐蔽战线上的典范。”

刘太保在1945年11月至1949年4月,1956年3月至1990年,前后两次受党的指派,从事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这两次虽然环境、工作任务不同,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却从未改变,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始终任劳任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