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市“硬核”举措赋能粮满仓

夏粮实现“三增” 秋粮丰收在望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8-30

本报讯(记者 范 娜)8月27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盯紧粮食生产任务指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注重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全力推进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织密扎牢粮食生产安全网,取得积极成效。

我市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素有“山西粮仓”之称。今年,我市夏粮(冬小麦)实现了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秋粮作物种植面积为389.4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55.45万亩。目前,全市秋粮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悉,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我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粮食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重点在粮食生产大县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大力实施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已累积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面积380多万亩。今年,全市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超60万亩,为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汾沿线历来是全市粮食生产集中连片高产区域,也是优质粮食生产适宜区域。建设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中,我市制订印发了《运城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运城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2021年行动计划》,从2021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新绛、稷山、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和平陆8县(市)沿汾河、沿黄河区域,集中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万亩。基地内将积极推广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着重在种植规模化、技术集成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生态优良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充分利用“三队”包联服务,紧盯关键农时农事,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我们在玉米生长拔节至喇叭口期,根据前期施肥量及苗情长势适度追肥,并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大力推广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徐隽铭介绍道,在玉米关键生育期如大喇叭口与灌浆期遭遇严重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灌溉,并适度追肥。无浇水条件的地方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对于籽粒玉米,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根据植株形态、籽粒灌浆进程和籽粒乳线情况适期晚收,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做好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工作中,我市农业部门持续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将极端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通过农情系统向广大农户发布。

针对今年汛期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市农业农村局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奋力夺取全市秋粮丰收的紧急通知》,对全市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再细化、再部署,确保全市秋粮生产再获丰收。该局还成立了13个工作督导组,分别由副处级领导带队包县开展农业生产安全指导工作,指导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该局已向各县(市、区)发布各类灾害预警信息80余次,出台相应的防灾减灾指导意见,确保我市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为全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月至7月,我市平均降雨量达286.5毫米,比常年272.2毫米增加14.3毫米,尤其是7月以来,我市降雨偏多,达116.5毫米,不仅解除了前期干旱,而且玉米生产也未遭受往年易发的‘卡脖旱’。目前,全市大秋作物长势良好,后期如不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将会取得好的收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丽红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