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19
□公道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座右铭记忆犹新,大明王朝从鼎定江南之初,便着手修建一座固若金汤的南京城。
南京明城墙被称为“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主要是因为城墙砖又多又好。
先说“多”,明朝修建南京城墙用了多少块砖?有的学者估计是1亿块砖,有的学者估计是3.5亿块砖。可以参照同一朝代的保定城墙进行推测。保定城墙长6公里,也没有南京城高大。据史书记载,修建保定城墙已然耗费砖石数百万块。而南京城作为明初帝都,号称48公里长,不少地段高度达20余米、厚度达5米,所费砖石肯定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动用大明王朝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的人力物力,数十万民工修了整整28年,耗尽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才基本把这座南京城修完。这一浩大工程也是以明朝开国之初的综合国力为基石的,到了明朝中后期的嘉靖、崇祯两朝,几度想修补一下单薄的北京“京师外城”,都限于人力、财力、物力没能实现。
再说“好”,明城墙的砖块均由长江中下游沿江州县烧制,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广大区域。烧制区域虽广,但规格和质量基本整齐划一。绝大部分砖块的尺寸是厚10厘米、宽20厘米、长40厘米,质量则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属于古代砖料的上乘之作。特别是产自江西的白色砖石,系用高岭土烧制,质地细密紧实、硬度坚如磐石,更是被称为“珍品”。这也使得明朝南京城成为一座雄伟坚城。16世纪,利玛窦来到南京城,被南京城“城墙之高”所震惊。他形象地记录道:“两个在城墙上的骑手,一大早从同一个城门往相反的方向疾驰,直到夜幕降临时分才能碰面。”(《学习时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