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17
□蔡辉
汉代是中国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峰值近6000万。此后1400余年,人口峰值与此相当,至明成祖永乐元年达7000万。
汉初连年战争,“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汉高祖刘邦下令“民产子,复勿视二岁”即免役两年。到东汉时,官方赐“胎养谷”三斛,免役期增至3年(加上了孩子的孕期)。
据学者袁延胜钩沉,汉代为促进人口增长,主要采取4种方法。
首先,早婚。女子15岁结婚,生育率比20岁高16%,比25岁高38%,比30岁高58%。
其次,严禁杀婴。比如酷吏王吉在沛任官时,下令“若有生子不养,即斩其父母,合土棘埋之”。
其三,地方官干预。比如名臣任延当太守时,要求“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如无聘礼,官方资助,致“相娶者两千余人”,受益者念其恩德,生子多名“任”。
其四,税收杠杆。汉惠帝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当时人头税是120钱,“五算”即720钱,相当于成人一年口粮。
汉代编户齐民,民的义务共7项,即田租、刍、算赋、口赋、献费、贡、力役,5项来自人,两项来自土地。西汉初人口1400万,仅200年,汉平帝时人口便达5900万。
古罗马也鼓励生育,但文官系统欠发达,地方税收全靠包税人,农民饱受盘剥,形成了以农耕为耻的观念。大量农民进城或参军,生育率不断下降。真正罗马人越来越少,罗马后期只能从“蛮族”中招兵,引发军阀混战。
(《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